戳破药品黑幕不能只靠良知 期待制度建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10:56 红网 | ||||||||
据近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一位药商透露了药品采购招标中的各种黑幕,药品制造厂商为了保证自己经销的药品能够在招标中胜出,必须精心“打点”。对药品的“超高定价”行为,物价部门或无可奈何,或无动于衷。在药厂、经销商、医院、患者四个环节,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医院,受损害最重的是患者。因此,每当听到别人议论“药价太贵”时,这位药商就会脸红,因为他也曾参与了给药价注水的努力。
药品定价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其采购过程早已实现招标制。但是,在招标的过程中,一项新的潜规则还是突破了游戏规则,药品制商为了挤入市场,千万百计对招标过程牵涉到的各个环节人员进行“打点”,先“打点”招标中介机构,再“打点”医院,其中包括平常的联络,中介机构负责人和医院一些重要专家的高消费活动,经销商都必须有所考虑。招标完了还不算,药品要直接与患者见面,还必须得有最直接的“推销者”,于是,“打点”的手更伸向了临床科主任、药事委员会、医院院长、分管院长、药剂科主任以及临床科室主任,临床医务人员,这才能保证中标药品进医院,而到患者那里自然是没人“打点”了,等待他们的只有磨得锋利的刀子。 在这个看似冗长实则再简单不过的利益链条上,人们往往会把“仇视”的目光放在药品商身上,但据称一种抗生素针剂其出厂价仅为15元左右,中标价可以上百元,医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回扣在40元左右,给处方医生的回扣可以在30元左右,经销商毛利还不到10%。当我们了解到了这一黑幕之后,更可以理解药品招标黑幕形成的本质,因为任何垄断的行业都是腐败滋生的温床,有着神圣形象的医院也概莫能外。 医生开什么方,患者吃什么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正是这种社会最基本的信任,却被人昧着良心视为收黑钱的大好机会。而这种利益严重错乱的交易因为监督管理的不到位,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换言之,医生开出没有回扣的药成为一种无能、一种耻辱,不能给医院和自身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时候,患者就只能是人家砧板上的鱼,想怎么切就怎么切。也就难怪这文件、那通知一道一道地下发,药价虚高依然是我行我素、居高不下了。 药品虚高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入口的失守,因为治理不力带来后果便是老百姓误认为这是得到了政府的默许。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就不止是一种抱怨,最终可能导致对政府的不信任。这必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着手从制度上加以遏制,取信于民,避免出现药品招标黑幕由药商来戳破的尴尬。 (稿源:红网) (作者:罗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