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谁是普通劳动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 18:47 时代人物周报 | ||||||||
丛容/文 “五一”一到,屏幕上的主角立马换了:从拖着长辫子的清宫遗老变成了满面红光的工人农民。虽然只是几分钟的片头,也总算显示了对普通劳动者的重视。 小时候学过一篇名为《普通劳动者》的课文,讲一个红军出身的大干部在水库工地
中国人有着崇尚劳动的传统,古代的帝王虽然四体不勤,每到春季也必亲至郊外,扶犁扬鞭以劝农桑,为天下表率。如今劳动进化为社会化大生产,我们鼓励劳动的方式也与时俱进,人们热爱劳动的热情有增无减。胡润的富人榜出来,榜上榜下都有人不服不忿;但是评选劳动模范,人们却踊跃之至,主持人、体育明星、经济学者……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这种转变有时也让人转不过弯来,包括此次被评上劳模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自己也连称:没想到。他说,我印象中的劳模也是像张秉贵、王进喜这样普通人中的英雄。 劳模最辉煌的时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这个当选劳模的机会曾是他们改变一生命运的契机。即使在工人阶级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年代,脱离一线劳动的“转干”仍然是很多当时国营厂工人梦寐以求的目标。这个表彰普通劳动者的光荣榜恰是他们脱离普通工作岗位飞上枝头做凤凰的机会。而李素丽一旦成为劳模之后,也把她著名的微笑从公交车上转移到电视屏幕。 夜看话剧《父亲》,老劳模老杨头一家在五一节欢天喜地地摆酒,庆贺他的大儿子从一个普通劳动者升为排名第九的副厂长。对他们来说,这才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今后生活的希望。在长达20年的国有企业转轨、转制,产业升级之中,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失去了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光荣何在?当劳动成为一种必须的生存机会和随时会失去的权利,谁还需要别人来“鼓励”?这种披红挂彩游街式的宣扬又有多大意义? 剥下神圣的外衣,劳动力只是一种生产要素,它和土地、资本一起构成经济的组成部分。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创新,包括技术、制度和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换而言之,不是王进喜的劳动推动了社会进步,而是他发明的打井新方法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其鼓励劳动,不如鼓励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解释当今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况下不同劳动的价值,才能解开为什么普通劳动者“台上最光荣,台下最贫穷”的死结,走出表面崇尚劳动私下鄙弃劳动的心理怪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