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黄金周里的和谐音与不和谐音并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 18:3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王立彬、丁海军 2005年“五一”黄金周,游客再次形成旅游大潮。在这一蔚为壮观的场面中,既有和谐音符构成的主旋律,让人心旷神怡;也有一些不和谐音符,有的还让人相当别扭。 在旅游设施和服务管理“三步并两步走”的情势下,人与自然之间、供给者与消费者
徒步走漓江:期待人与自然更和谐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五一”间推出了前所未有的漓江徒步游线路,每天平均有2000多名中外游客,以徒步这种最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沿途游览漓江风光。这不仅缓解漓江水上游的拥堵状况,而且开创了一条让中国旅游更加亲近大自然的方式。 年过五旬的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旅游商务官约瑟夫·斯德金对记者说:“徒步旅游才是同大自然最好的对话方式。人从中收获得最多,而对大自然索取的最少。” “五一”黄金周里,人们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长假走向大自然,一些能让旅客充分亲近大自然的景点和旅游方式大受欢迎。而另一方面,糟蹋自然环境的事情却时有发生。 “五一”期间,数十万名游客在银川市中山公园痛快玩耍之后,留下了无数白色垃圾袋、塑料瓶和废报纸等垃圾,令公园职工十分头疼。负责清理垃圾的曹师傅说,中山公园每天游客接近10万人,是平时的几倍。为了保持公园的卫生,专门增加了20多个环卫工人,可还是不够用。以往三天才装一车垃圾,如今是一天装两车。每天下午,广场上、草坪上全是“白色风景”,大风一刮,满天都是塑料袋。 一些景区为了短期利益,大量建设人造景观,过度开发旅游资源,也人为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 “今年‘五一’黄金周,青山绿水型景区如桂林、武夷山、九寨沟、张家界,海滨风光型景区如厦门、海南、青岛、大连等备受青睐。亲近大自然是大多数游客的首选。”康辉旅行社营销中心总经理贾艺苑告诉记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说:“自然创造了人类,当人类物质生活发达了,发现自己对自然却陌生了,旅游能搭起人类回归自然的桥梁,在自然中体现生命的意义。” 李明德说,游客既然热爱自然、渴望回归自然,就应该保护自然,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开发旅游项目中,也要尽可能保留旅游资源的原生态,经营中也要考虑自然和生态的平衡,不能以牺牲资源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只有生态永存,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 高僧也困惑:期待经营者与消费者能和谐 五一黄金周前,国内众多著名旅游景点一片“门票涨价”声,名刹古寺也遭牵连。嵩山少林景区门票涨价,不但民众反对声一片,就连红尘之外的僧人也颇有怨言。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认为,此举会让少林寺无辜背上“大财主”的恶名,是对佛门净地的极大伤害。 去年年底,北京市举行调整六大公园门票价格听证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波及全国各大景区景点。黄山、嵩山、九华山、岳麓山等风景名胜区纷纷提高或准备提高门票价格。 所有景点关于提价的理由,无一例外地都有一条——控制客流、保护资源。然而,这个黄金周的情况证明,涨价并不能明显控制客流,一些著名景点即使涨价仍然人满为患。 涨价的另一个效应是将一部分客流“赶到”还未涨价的景点。5月2日,部分驾车出游的北京游客在去河北野三坡途中,在北京十渡地区发生罕见的堵车,使得原本3个小时的行程,硬是走了13个小时。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说,旅游业关联度极高,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旅游市场中,门票收入分量越来越低,相关吃、住、行、娱、购、游等消费比重不断上升,而我国正好相反。他说,目前我国正处在旅游市场的培育阶段,过高的门票将迫使游客“以脚投票”,最终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景点门票的平均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多数著名景点的门票已趋向高额化、贵族化。 位于开封市境内的清明上河园景区总经理周旭东说,为追求眼前利益多挣“门票钱”,是竭泽而渔,对景区未来的发展得不偿失。 5月3日,记者在八达岭长城采访时看到,停车场到处是车,公路上人山人海,长城上摩肩接踵。景区虽然有免费公共汽车从停车场接送游客登城,但因人多车少,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一些游客为了挤上半天才来一趟的公共汽车,一扫平日的斯文。当公共汽车好不容易“挤”到停车场时,人们一拥而上,记者甚至看到一位妇女直接翻窗而入,接着她又从亲友手中将孩子从窗口接入车中。 专家呼吁,不要把黄金周变成经营者“黄金利润”的代名词,不要让黄金周变成“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代名词,从而使经营者与消费者距离越来越远。 新习惯与老毛病:期待旅游意识与旅游作风快和谐 “今年‘五一’,博物馆客流大增,说明越来越多的群众喜欢上这种独特的学习知识方式,但触摸文物、闪光灯拍照、大声喧哗的游客也‘水涨船高’。随便触摸珍贵文物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大人,而且发生多起游客和管理人员争吵的事件,这让我非常伤心。”首都一家博物馆的讲解员林荫说。 中外旅游界公认的事实是,黄金周最大的功劳是解放和培育了中国人的旅游休假意识。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然而,旅游这个“新习惯”却也暴露出很多人的“老毛病”来。 黄金周使很多不文明行为在短短7天集中凸现:在出境游中,一些游客表现出的衣冠不整、乘车不排队、不分场合大声喧哗、自助餐厅争抢食物等现象,给中国人的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国内旅游中,在古建筑上乱刻“某某某到此一游”、随处吐痰吐口香糖、垃圾走哪扔哪等不文明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随着国民旅游意识的发育成长,旅游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标志,而其中不可避免的不和谐音符,需要我们正视、并积极而耐心地去克服。比如黄金周应当不只是城里人的黄金周,也应当是所有城乡村社会的黄金周。在清醒认识到没有9亿农民参与的黄金周是不完整的黄金周同时,我们也正在认识到城市经济的繁荣、旅游业的强健发展,也带动了就业和信息流动,这一切都为更加和谐的旅游业、更加和谐的城乡社会提供了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说:“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旅游产业很重要的产业特征就在于它是一个‘和谐产业’。旅游业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旅游能和谐社会不同群体、不同产业,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