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A380升空与欧洲淡出大西洋主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07: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南岭

  “现在已到了不要再假装欧洲人与美国人有共同的世界观,甚至处在同一个世界的时候了。”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卡根曾对美欧关系做过这样的论断。4月27日,伴随着空中客车A380的成功试飞,卡氏的这一判断似乎再次得到了证实。

  对于航空业这个时间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行业来说,想象力或许是决定未来成败最重要的因素,无论对空中客车还是波音来说都是如此。在10年的研发期开始之前,就决定投入近150亿美元开发一种能容纳近千人、连翅膀就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的超大型飞机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美欧对此态度迥异也就不难理解了。1995年,双方关于合作研发超大型客机的计划“成功流产”。

  显然,这种飞机能否获得市场普遍认同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来自欧洲的《金融时报》极力彰显A380在欧洲工业史上的地位以及其过人之处;但来自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则是以数字说话,着力于呈现其巨大前期开发投入与并不充足的市场需求之间所包含的商业风险。

  值得回忆的是,1960年代,波音公司在竞标军用货机失败后,以竞标模型开始改造研发后来成就其霸业的波音747时,同样被人们看作是疯狂的举动。同期,英法同样“疯狂地”耗费巨大精力研制出了协和超音速飞机,却最终因为经济性差等原因被市场淘汰。

  可以比较肯定的是,对于靠想象力驱动的航空业来说,冒险者的名声都不会太差。无论如何,A380成功首飞的消息显然比波音公司CEO的办公室绯闻要更体面一些。在2003年发货量被空中客车超过之后,波音公司保守的作风也招致了诸多非议。

  想象力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激烈的贸易冲突。法国总统希拉克说了一句实话,他认为A380是“欧洲航空工业政策的成就”。对于这一成就,美国人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就空中客车A380与波音787的政府补贴问题,双方在争吵了近10年之后,不惜诉诸WTO解决。虽然几经反复之后,但谈判依然没有取得最后的结果。

  除了超大型客机的研发之外,双方激烈的斗争还有两次。一次是1992年双方就飞机制造的政府补贴达成谅解协议,协议允许欧盟可以为空中客车的新民用飞机补贴三分之一的研发开支,波音则被允许从美国政府支持的研发工作中受益。此后的纠纷来自于双方都认为对方违反了协议。

  另一次斗争是在1996年波音意图合并麦道时,遭遇了欧盟以反垄断法为由的阻挠,最终双方妥协。波音承诺取消与美国3家大航空公司的专卖合同,欧盟委员也因此通过了它的合并计划。可以预见的是,A380的问世将大大加剧双方的这种冲突,冲突的结果将决定未来数年的市场格局。

  事实上,激烈的航空业冲突只是美欧贸易冲突的一个缩影。空中客车公司的成长壮大过程也与欧盟的崛起以及美欧关系的演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均是抛弃百年恩怨的欧洲诸侯开始实现联合,沿着告别美国主导的“大西洋主义”的路线一路走来。

  联合后的欧洲在重新找回昔日的帝国辉煌,A380的出现或许正如欧元的出现一样,是对欧洲复兴趋势的又一次有力宣告。

  显然,美国必须彻底抛弃欧洲可以对自己言听计从的错误印象,开始理智面对一个完全可以与自己并驾齐驱的新伙伴。波音公司也需要在以政府补贴不当为由牵制对手的同时,改变一下自己保守的作风,重新恢复一下想象力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A380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