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目前无可行性 利率调整成唯一手段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9日 14:14 《全球财经观察》 | ||||||||
人民币在目前升值并不具备可行性。交给央行的紧迫任务是加速汇率的合理形成机制。在汇率难以调整的情况下,利率调整成为目前可选择的唯一手段 4月20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从公布数据看,整体经济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同时,进出口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和投资仍然过热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不稳定因素。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认为,有关调控部门可以考虑在提高利率的
从一季度宏观运行数据来看,社会普遍关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处于3%的警戒线之内。国内生产总值为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GDP依然保持较高增长,其中,第二产业贡献率最高,其增加值为18366亿元,增长11.3%。 CPI从去年起获得普遍关注,2004年上半年数据值一直保持在3%的通胀警戒线之上,并一度超过5%。但从去年三季度开始,随着粮食增产,CPI一直保持回落态势,全年增速落缓为3.9%,显示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呈现出稳定迹象,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针对特殊行业宏观调控的实施开始发挥作用。从今年公布的相关预期数据来看,粮食产量增速不会放缓,农民收入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CPI中占33.6%权重的食品价格指数存在回落的可能。 尽管如此,中国宏观经济仍然呈现出过热迹象,主要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未明显放缓和进出口顺差进一步加大。从一季度公布的数据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在去年一季度43%的高速增长基础上,增长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 更令人担忧的则是进出口贸易顺差迅速增加。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其中,出口1559亿美元,增长34.9%;进口1393亿美元,增长12.2%。进出口相抵,顺差16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86亿美元逆差相比,增长绝对值超过250亿美元。联系到一季度GDP增加额为近2720亿元,贸易顺差对GDP贡献率几乎达到50%。 贸易顺差带来的副结果是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迅速增长。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6591亿美元,比去年末增加492亿美元。这带来两个影响,一是由于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在美元疲弱、欧元坚挺的情势下,外汇储备相对贬值,意味着中国的国家财富在缩水;二是为冲销外汇流入,央行只能增加投放人民币,导致广义货币(M2)扩张,变相造成通货膨胀。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投资和贸易顺差,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如果同时保持高速增长,将不可避免地推动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出口仍是粗放型(2004年全年出口额增长35%,但出口价格上涨幅度不到5%,进口额上涨近30%,进口价格上涨超过10%),按照实物量计算,贸易顺差越大,资源需求压力也越来越明显。一季度,中国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上涨10.1%,显示出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从国际市场因素看,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持续在高位波动,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依然存在。同时,资源需求的压力也会逐步向下游产业传导,对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在未来半年内显现。 从通胀压力和资源约束的角度来说,国内投资和贸易顺差同时高增长,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通货膨胀,同时放缓则带来通货紧缩,保一压一是理性的选择。 结合国内外各种因素,我们认为,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温和加息的措施,以逐步降低国内投资增速,与此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建立合理可调控的汇率形成机制,为未来外汇的变动做好准备工作。 经济调控的手段一为行政手段。从去年至今,针对个别过热行业,有关部门运用了专项调控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虽短期效益明显,但副作用也较大。因此未来行政手段应当控制而行。 经济调控的另一手段是市场手段,即看不见的手,一般来说,主要指汇率和利率调整。 人民币问题成为热点已经有一段时间,近来由于美国贸易逆差扩大,人民币问题更进一步升温。但我们相信,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同时却可能引起诸多意料之外的冲击,尤其是对于当前处于攻坚阶段的中国金融体系改革而言。一旦中国出现宏观经济运行不畅,则再次调整更为困难。因此,人民币在目前升值并不具备可行性。交给央行的紧迫任务是加速汇率的合理形成机制。 在汇率难以调整的情况下,利率调整成为目前可选择的唯一手段。目前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推动,投资目的单一、效率低下成为主要弊端,通过加息抑制政府主导型投资;反过来,能够给予民营经济更广阔的投资空间,让更具效率的民营资本寻求具有增长潜力的投资领域。与此同时,加息的弹性较大,通过一次温和加息试探市场反应,再根据相关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进行调整,是一种明智的手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