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险峰:印度的秘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19:16 《全球财经观察》 | ||||||||
几乎所有财经类的媒体在创办之初都会尝试着去做一个印度的专题。2001年我在经济观察报的时候,大家为这个选题兴奋;2005年,我们编辑部同样为这个选题兴奋。 为这个选题我们已经筹备了半年之久。欧美取消纺织品配额的时候,我们会想印度与中国是否会在这一领域展开竞争;中国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区协议的时候,我们派记者去东盟,发现印度在这个区域里同样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东盟会是中印之间竞争的一个焦点吗?
尽管有这么多的焦点,但印度还是模糊的。去印度采访回来的人走马观花看到的东西不会比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更多,是印度太神秘还是印度太模糊?举个例子来说, 4月25日,我们派国际部主任姜白去印度采访,他也是临走前一天才知道印度“五一”是要放假的,而且是四天假期。印度为什么也要放“五一”假期?这个具有比较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的纪念日是如何成为印度的节日的?再举个例子,我在前一段时间看香港电信的资料,发现他们的数据业务在国内漫游是收费的(大约每kb0.1港币左右),而在印度则是免费的,而印度的电信运营商有几百个,这又是什么样的原因? 随着两个区域性的大国崛起成为全球重要力量,全球资本的争夺、资源的争夺、高素质人才储备、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究竟如何,以IT外包软件业为龙头的印度与以制造业为根本的中国之间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竞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经常被中国拿来作为不同意识形态优劣的一个范本。印度的治理模式、意识形态、发展路径与中国相对立,但中国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现在印度也在飞速发展,中国的制度优越论还是中印之间话题的惟一看点吗? 不敢说,我们一次短暂的印度之行就能解答所有问题,也不敢说一定能发现印度的秘密,但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会尽力寻找印度对中国发展的可资借鉴之处,这其中包括企业的治理,教育、竞争力的塑造,未来发展的空间,当然也会包括根本的发展路径的选择。 编辑:和新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