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别成地方摇钱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 16:5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朱力 4月以来,景点门票涨价风肆虐各地。在涨价的种种理由中,看似最充分的一条就是“资源保护”。殊不知,涨价的背后,掩盖着一个重要事实:以“保护”为名行涨价之策,其实为让旅游景点变成地方政府的“摇钱树”。
对景点进行资源保护本无可厚非,令人遗憾的是,在各地旅游景点争相涨价的同时,自然生态的保护并未见起色。以张家界为例,据了解,在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158元门票收入中,真正直接用于资源保护的费用只有区区8元。而门票收入中需要支付的“景区管理成本”高达47元,竟然是资源保护费的近6倍。不得不令人生疑。而去年,山西平遥古城墙体倒塌事件引发的古城景点门票收入“黑洞”至今令人难忘:平遥古城仅2004年的门票收入就有4000万元之多,门票价格还要上涨到120元,却无法及时修复坍塌的一段城墙。 据称,张家界每年要从1000万元的门票收入中向地方政府上缴分成,而平遥县政府为名正言顺地将古城的门票收入“吃”下去,硬说自己为保护古城做出了“重大牺牲”。 一些地方政府显然是要借公共利益的名义获取小集团利益。 “资源保护”已有获取暴利之嫌。 当然,地方政府的这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地方景点门票价格的上涨,可以为本地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从而给当地政府带来更多财政收入;而在不少地方政府官员眼里,门票收入暗示着滚滚财源,并非文化遗产。不过,地方政府“杀鸡取卵”,利用行政权力霸占旅游利润的行为,最终将影响到中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