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消协发出消费警示 看清民俗游五大蒙钱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07:35 《时代信报》

  “民俗陷阱”要揭更要治

  司马童

  “五一”黄金周将至,中消协及时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旅游者看清“民俗游”的五大蒙钱陷阱:“洞房”不要轻易进;高价烧香要慎重;路边小贩爱设“套”;骑马容易下马难
;不和导游换外币。

  中消协公布的五处“民俗陷阱”,后三处我还属于“幸免者”,而前两个,我都是中过招的。生拉硬扯的进“洞房”游戏,前后不过10几分钟,就被软硬兼施地随大流要去了百把元的“娶亲费”和“彩礼钱”;至于那种名副其实的“烧高香”活动,更是一步一个陷阱,从摸龙头、掷运气、上清香到最后的放莲灯,一处一掏钱,低价至高价,一路弯来绕去,出来时算一算,二百大元早已经灰飞烟灭矣。

  “五一”长假,既是旅游的黄金周,也很可能成了众多无良之徒的“宰客周”。中消协提前警示旅途中的五大“民俗陷阱”,可谓是个及时之举,尽责之为。而我又认为,“民俗风情”成了“民俗陷阱”,单靠消协来揭示一番,预警一下,显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何出手下力,有效整治那种蒙钱骗财的勾当,才是最为人们所关注的一面。

  通常的情况,游客总是循着导游的指点去作游览的。据我的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旅游中“陷阱”布得密不密,冤枉钱花得多不多,导游的因素是最大的。凡是导游预先给了“忠告”的,游客上当的机率就少之又少;若是导游合谋设下了“陷阱”,能够避过一“劫”的,同样也是屈指可数。所以,整治旅游中的“民俗陷阱”,与其从看不清、猜不准的“查陷阱”入手,还不如直截了当地从规范服务的“查导游”做起。导游们把路带正了,将风险避开了,那些“陷阱”的生意,自然也就难现兴旺景象了。

  有些导游之所以常将游客们引入“高消费”的“陷阱地带”,原因就是旅游公司与某些“陷阱”、“准陷阱”的经营者订有协议,要求导游必须把游客带去到此一“陷”。可见,要查“陷阱”,关键还是要查查旅游公司。

  掌门人语:出去旅游的人往往比较舍得花钱,觉得“出了鸡也不在乎出点酱油”,结果就容易被人东一笔西一笔的敲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民俗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