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三氯生考验跨国日化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03:14 第一财经日报

  英国化妆用品与香料协会强调,“三氯生”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在欧盟一直受到严密的管制

  本报记者周帆发自上海

  继前日爆出高露洁牙膏因含有“三氯生”(Triclosan)成分可能致癌的消息后,18日,
一家“三氯生”的供应商透露,该公司的几大客户还包括广州宝洁公司、天津牙膏厂和广州雅芳公司。

  其中广州宝洁每年进口的“三氯生”原料大约为200吨。

  三氯生,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卫生香皂、消毒洗手液、伤口消毒喷雾剂等产品。然而一夜之间,这个原本较为生僻的专业名词被广大普通消费者所熟知。

    多家日化公司“涉氯”

  宝洁公司对外事务部高级经理张群翔昨天(19日)向记者证实,宝洁旗下佳洁士品牌有两款产品含有“三氯生”成分,但公司目前还没有召回产品的举措。

  张群翔表示,宝洁另一拳头产品“舒肤佳”香皂中不含有“三氯生”成分,是绝对安全的。他说,舒肤佳使用的抗菌剂名为士三氯卡班(TCC),“这和‘三氯生’是完全不同的,它不会和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哥罗芳(Chlorine)’。”

  而雅芳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一年前已经停用‘三氯生’。”

  同日,记者在联合利华旗下产品洁诺牙膏的包装上,也发现了“三氯生”成分。联合利华公司沟通经理吴亮向记者证实了此事,并称公司目前没有召回产品的计划。

  吴亮表示,“三氯生”作为一个广谱抗菌剂,在牙膏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每升使用0.1到0.3毫克“三氯生”是符合欧盟相关部门的规定的。不过如果国家有相关规定出台,公司将会严格按照规定行事。

  尽管说“三氯生”符合欧盟相关标准,但第一个遭遇“三氯生致癌”事件的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还是遇到了麻烦。在新浪网昨日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中,90.33%网民表示过去信任高露洁品牌,同时,有91.3%的网民表示将不会再购买高露洁牙膏。

  对该调查结果,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法律及政府事务部负责人拒绝发表任何评论,对记者关于公司将会采取何种措施来挽回消费者信心的问题也没有回答,只是表示,公司将会对记者传真过去的问题好好研究,尽快对公众作出回复。

    “三氯生致癌”之辩

  “三氯生致癌”一说源自美国维吉尼亚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彼得(PeterVikesland)的一项研究。他在相关研究报告中称,“三氯生”能和经氯消毒的水反应生成三氯甲烷(俗称“哥罗芳”),而三氯甲烷可透过皮肤被人体吸入,有可能导致抑郁、肝病,甚至是癌症。因此,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明文认定三氯甲烷是对人类有害的疑似致癌物。

  而英国化妆用品与香料协会对此研究结果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昨日,记者从该协会获得的一份说明表示,消费者可以继续安全使用含有“三氯生”的化妆品。该说明称,化学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自来水含有的氯和“三氯生”发生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哥罗芳”少得可以忽略。

  说明同时强调,“三氯生”在化妆品中的使用一直在欧盟受到严密的管制,在牙膏、洗手液以及香皂中使用‘三氯生’也得到了欧盟化妆品专家科学会以及美国化妆品成分审查团的通过。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化妆品中也禁止使用“三氯生”。不过,对于“三氯生”能否在牙膏中使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规司有关负责人19日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标准。”他透露说,目前质检总局正密切关注此事,相关业务部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正在着手展开研究。

     专家:企业对消费者重视不够

  由于“三氯生致癌”事件涉及的大都是被消费者普遍信任的跨国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营销教授李国震认为,这至少反映了企业对消费者的重视不够。

  “这些跨国企业遭遇产品危机,说明了企业对现有产品的不断改进、跟踪、研究、调查力度不够,这也是他们对消费者重视不够的表现。”李国震说,对于畅销产品,企业更应该加强警觉意识,加大质量检查系统的建设,包括对每一个环节的重视。

  在李国震看来,处于监管系统中重要的政府部门,加大标准以及法规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仅要不断补充相关条款,还要跟着国际标准一起发展。”

  在此事件中,一些企业对于旗下产品是否含有“三氯生”、含有多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也充分反映了目前企业的危机管理不够健全和完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宁向东说,危机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包括对相关事件的警觉、企业的自我排查、还有危机过后的品牌修补,这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不仅仅要加大监管和检查力度,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宁向东认为这也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他说,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都应该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目前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宁向东认为,对于这些跨国公司而言,事情的起因非常复杂,但“洋品牌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三氯生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