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 新时期贸易战略的新思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7:23 国际商报

  常晓村

  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形成了科技兴贸十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了科技兴贸政策体系,培育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1998年的202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655亿美元,6年翻三番,年均增长42%,占外贸出口比重从1998年的11%跃至2004年的27.9%;6年累计引进技术合同金额近900亿美元,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著
名企业迅速崛起。不仅优化了贸易结构,为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有效促进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今后15年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入贸易强国的关键时期,全面总结科技兴贸战略历程与成效,分析该战略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深入实施该战略的思路和目标,不仅必要而且适时。

  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三次大飞跃: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出现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并推动外贸出口在1994和2000年迈上1000亿和2000亿美元的台阶。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拉动外贸增长的新格局。特别是入世三年来,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增长三倍,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在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第三次飞跃。

  科技兴贸战略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两个阶段:

  1999至2001年为科技兴贸战略起步阶段。1999年原外经贸部提出科技兴贸战略,主要内容为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正是在这一阶段,科技兴贸逐步从部门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重视科技兴贸”;200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把“更好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被放到突出位置。在这一阶段,科技兴贸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初步形成。1999年这一机制只有外经贸部和科技部,2000年扩大到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经贸委,并制定实施了《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和《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2%,占外贸出口比重从11.0%提高到17.5%。

  2002年后科技兴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9月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加入,联合工作机制由四部委扩大到八部门;2003年3月国务院机构调整后,商务部取代原外经贸部,国家发改委取代原国家经贸委;2004年3月和2005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科院分别加入,形成科技兴贸十部门联合工作机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系逐步完善:2002年确定了20个科技兴贸重点城市、25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2004年1月确定了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并完成第一批国家医药出口基地认定。科技兴贸政策体系在这一阶段得以完善: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3]92号),初步形成科技兴贸政策体系框架;《若干意见》发布后,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出口规模增长三倍半,年均增长52.7%,占外贸出口比重从17.5%提高到27.9%。

  成效显著

  科技兴战略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一是我国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外贸大国。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进出口接近10000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26%左右,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达327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65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外贸规模已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近5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2%,占外贸出口比重从11%升至27.9%,推动我国外贸出口规模从世界第9位升至第3位。

  三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引进国外技术合同金额近900亿美元,累计进口高新技术产品超过5000亿美元,大量国内经济建设急需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2.65万亿元,显示器、手机、彩电、磁头等产品出口量名列世界前茅,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支柱产业。

  四是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通过“培育大企业集团、保护外资企业、扶持民营企业、促进中小企业、改革流通企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企业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4年底,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已达239家,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实现年度顺差。

  五是搭建了影响日益扩大的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和交易平台。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大连国际软件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和中国杨陵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等六大高科技会展,逐步成为展示我国高新技术领域最高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成就的窗口,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平台,更成为高新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舞台。

  六是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集群”。近年来随着国际IT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珠三角迅速成为世界知名IT加工组装中心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出口基地;长三角成为现代通信、软件、微电子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集中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和增速逐步赶超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移动通信、航空航天和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发展。

  一系列成绩取得的同时,也形成了三大工作经验:

  一是联合工作机制使政策的集成效应得以实现。

  科技兴贸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各部门协调配合。而通过十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促进了产业、贸易和科技的结合,形成以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动力、产业为主体和政府支持的局面,为科技兴贸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地也相继建立了科技兴贸联合工作机制,使该战略从上至下全面展开,显示出政策的集成效应。

  二是科技兴贸政策体系的形成,使战略的实施更加高质高效。

  联合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相继出台《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等政策措施。特别是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初步建立了科技兴贸政策体系框架。各部门、各地区随即在便捷通关、便捷检验检疫、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科技兴贸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从出口退税看:2004年1月和11月国家分两批对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手机等134种HS8位编码的高新技术产品实行17%的出口退税率,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50%左右。

  从出口信贷看: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3年版)中的产品执行人行规定的第一档出口卖方信贷利率,并从2004年开始降低出口卖方信贷门槛,向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额300万美元、或软件产品年出口额100万美元的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卖方信贷。

  从出口信用保险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3年版)的产品及信息通信、生物医药、软件、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业务重点,予以全面支持,并简化承保和理赔程序。

  从便捷通关看:原外经贸部与海关总署于2001年7月12日联合下发《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接着又联合发布《关于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审批规定》,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通关便利;2004年3月,海关总署为落实国办发[2003]92号文出台新措施:各地海关为出口额高、资信好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便捷通关服务;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企业,可享受便捷通关服务。

  从便捷检验检疫看:质检总局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大、出口批次多、产品型号变动快、资信好的出口企业,给予免验或便捷检验检疫和绿色通道政策。

  从促进软件出口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软件产业、促进软件出口的优惠政策:如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软件企业,享有软件自营出口权;参加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CMM认证的软件出口企业,可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认证费用资助。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软件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形成了科技兴贸政策体系,政策集成效应全面凸显。

  三是形成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系,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以科技兴贸重点城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医药出口基地为骨干、科技兴贸重点企业为主体的出口体系的形成,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2004年20个科技兴贸重点城市累计出口1108.4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7.0%,深圳、上海和苏州分列重点城市出口前三位,出口额分别达350.6亿美元、288.9亿美元和168.4亿美元;25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累计出口592.7亿美元,增长49.4%,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5.8%;其中出口前五位的分别是上海高新区(119.2亿美元)、苏州高新区(101亿美元)、深圳高新区(79.2亿美元)、无锡高新区(54.0亿美元)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44.3亿美元)。

  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和贸易将保持增长,为战略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空间。

  当前全球产出和出口增长已达较高水平。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三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仍将保持在3%以上,特别是美、欧和亚洲新兴国家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向好。

  跨国直接投资将继续回升。伴随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仍将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和投资的主要选择地之一。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阶段,产业结构将加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外贸易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此时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进行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应当看到的是,国民经济和外贸增长存在制约因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从根本上转变、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紧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及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需尽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贸易看,将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从中长期看,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信息产业仍将快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迅速崛起,全球贸易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将显著增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面临重大技术转型和突破,科技领域的创新将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球转移也将出现新特点:发达国家不仅将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环节向外转移,也会逐步将研发和营销环节向外转移,同时相关服务业也将向外转移;新兴国家在争取产业转移过程中,将从单纯依靠劳动力、土地等优势转向智力资源、市场空间等更大范围的竞争。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看,发展前景乐观。据专家测算,“十一五”期间在保持GDP年均增长7%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的条件下,到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1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将达8%。

  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没能同步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在主要国家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二是企业出口效益较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链中低端,因此自主品牌产品所占比重偏低,部分国内企业虽开始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附加值仍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实质性提高;三是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IT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偏高,对欧、美主要国家的市场集中度接近七成,外资企业出口占八成多,国内各地区出口差距日益扩大。

  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国际产业调整重组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应对入世后的复杂形势,解决贸易摩擦加剧等突出矛盾,跨越国外各种贸易壁垒;关系到我们能否处理好外贸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原则和目标

  在新时期新阶段,科技兴贸战略需要与时俱进,重心是从“外延式扩大”转为“内涵式提高”,进一步强化科技兴贸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地位。

  第一,战略内涵应更加丰富: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全面提升传统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支持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大力发展以软件外包为代表的服务贸易。

  第二,战略的工作原则应更加科学:

  首先是科技兴贸战略与以质取胜战略相结合,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水平,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其次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对其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出口产业改造,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再次是整体推进与重点扶持相结合,加大对科技兴贸重点城市、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医药出口基地的支持力度,促进东部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继续对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区域协调发展。

  最后是全过程支持与重点环节支持相结合,将政府支持转向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第三,战略目标应更加实际:应突出结构和质量、效益的指标;既要有预期性、导向性指标,也要提出一些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首先要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规模,拉动外贸出口增长。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35%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 2020年占比45%左右,年均增长10%左右。

  其次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优化,实现高附加值环节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突破。在该类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向产业前移的背景下,调整以整机出口为主的格局,推进产业链前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2010年力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达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25%左右。

  再次是鼓励企业国际化经营,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2010年培育1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额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出口企业和跨国公司,其中国企和民企达到3家;培育100家左右年出口额10亿美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其中国企和民企达到30家。

  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积极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在继续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发展一般贸易。到2010年一般贸易比重占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20%;建立以国企和民企为主体的高新产品在全球的投资、研发、生产和营销网络。

  最后是努力扩大技术引进,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到2010年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许可合同额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额比重提高到50%左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配套资金比例有所提高,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的技术进步促进体系。

  政策取向

  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初期相比,我国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科技兴贸战略要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目标,需要从以下五方面转变政策着力点:

  一是政府从扶持为主转变为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为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府在出口退税、技改贴息、研发资助等方面已给予企业许多扶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扶持力度很难继续加大,需及时转变工作方向。

  —— 继续发挥科技兴贸十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作用。将科技兴贸内涵体现到各部门发展战略中,促进产业、企业和贸易有机结合;各部门政策要形成合力,一方面狠抓现有政策措施落实,同时紧密联系企业,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优化贸易环境。简化进出口环节审批程序,逐步减少数量限制;进一步扩大享受产品免验或便捷检验检疫和绿色通道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范围;继续为出口额高、资信好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便捷通关服务,对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给予适当倾斜,降低门槛;简化重点企业因公出国(境)人员的审批手续,实行一次审批,全年有效的办法。

  ——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发展一批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服务的规范化行业中介组织,在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新探索,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正常出口秩序。

  ——加强信息服务。加快公共信息产品开发,通过建立科技出口信息服务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技术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动态、行业发展、技术标准、出口管制、国别贸易政策等各类信息;同时充分发挥我驻外经商参处作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是出口促进从规模导向型转变为效益导向型。

  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已居世界第三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产品比重较低,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甚微,盈利水平较低。今后一个时期要想继续扩大出口规模,需要加大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提升出口商品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利益。

  ——加快建设技术创新制度平台。政府应从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转向创造条件和环境,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具有自主品牌优势的企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

  —— 加快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发布《应对国外技术壁垒重点发展技术目录》,修订《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和《外经贸行业标准》;加强出口产品标准化管理,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进行国际认证。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兴贸工程,坚决查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是从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转变为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并重。近年来我国已引进大量国外技术,今后一个时期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前沿技术,同时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探索技术引进新模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采取集中市场资源、捆绑招标谈判、技贸结合方式,引进更多先进适用技术。

  —— 鼓励政策性银行开展技术引进政策贷款,支持企业在电子通信、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建立专项资金,对利用引进技术开发产品和提高产品档次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

  —— 政府要制订具体方案,引导组织对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通过实施科技人才“请进来、走出去”,推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政府通过制订《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购买额度,优先购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支持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四是从外资推动型转变为外资推动与自主增长并重。外资企业对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占该类产品出口八成多。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必须大力扶持国企和民企发展。

  —— 培育大企业集团。完善1000家科技兴贸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在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确定100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将自身竞争优势与跨国经营获取的优势相结合,构建开拓国际市场的良好运作机制。

  ——对民营企业发展实行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升民企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民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配套政策;推动民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其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出口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兴贸重点城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的工作基础,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集聚效应,研究和完善配套政策,增强其在科技兴贸中的骨干作用。

  五是从在外经贸领域推进科技兴贸转变为在商务领域落实科技兴贸。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处理好扩大出口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因此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需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战略落实到商务工作各层面。

  ——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服务贸易涉及物流、电信、旅游、会计、金融等许多方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未来方向。我们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认真研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寻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服务贸易发展道路。

  ——推动物流现代化。提升流通业信息化水平,引导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实现物流管理系统化、服务技术标准化、经营模式现代化、商务运营电子化、连锁配送网络化。

  ——加强与“走出去”战略和对外援助的结合。加强多双边工业技术合作,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项下的工业技术合作,推动科技型企业和信息产业走出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