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景区门票上涨行为 政府责任需要归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4:06 新京报 | |||||||||
4月12日《新闻晨报》报道,受北京世界遗产景点门票酝酿涨价的影响,“五一”黄金周前,国内多数知名景点纷纷举行价格听证会,制订新票价方案,准备在黄金周到来前实施。据了解,张家界、九寨沟等景点有的虽未明确涨价数目,但涨价信息已敲定。 实际上,自从北京市的六大世界遗产景点门票涨价以来,尽管社会各界几乎是一致的反对、抗议,全国各地的景区还是出现了一种互相较劲和比赛似的涨价浪潮。
其实可以看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涨声”一片而“掌声”少有的现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责任出现错位和缺位。这种政府责任的错位与缺位,一方面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错位,一方面则表现为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缺位。 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规范来看,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本应是一种严肃而正式的法律行为,应该严格根据《价格法》、《文物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规章执行。相应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在审批申请材料、财务报告、公众听证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然而,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景区门票涨价的过程当中,不少地方政府似乎都显得无所作为,处于一种明显的默许状态。 当然,地方政府的这种态度,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地方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可以为本地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从而给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因为在不少地方政府眼里,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各个景区本身就应该是“摇钱树”,其最有价值的就是经济效益、票房收入,而不是公益性、共享价值和文化内涵。而这个时候,实际上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从更高、更为权威的层面,对这种情况予以有效的指导、监管和遏制。然而遗憾的是,对于各地纷纷出现的景区盲目涨价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总是不见出手,任由这种情况在民众的质疑和不满当中蔓延,最终出现了如今这种虽然掌声稀有,但全国涨声一片的消极局面。 由此看来,要想消极局面得到控制,首先就必须有效改变政府的错位和缺位。 而要想改变这种错位和缺位,关键就需要政府职能的回归和重新到位。需要回归的,指的是地方政府应该摆脱地方经济利益的局限,更多地考虑全国的公益和整体利益;需要到位的,指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应更多地予以一种原则性的、权威性的指导和监管,避免各地在无序和失范当中,进行专断而非法的门票涨价。 当然,值得欣喜的是,全国还是有一些地方政府保持着较为清醒的认识,比如杭州市政府,就在全国景区门票涨声一片中赫然推行西湖等景区门票免费,结果获得了满堂喝彩和掌声一片。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相关部门近来似乎也开始意识到了这种无序和失范的消极局面。 我们期待有关方面尽早拿出遏制全国景区门票上涨势头的实质性措施,让旅游资源这一公共物品能回归其公共属性,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因为只有政府的强力干预,才能对目前我国各地比拼似的景区涨价进行根本的遏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