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博全球执行副总裁: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关键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08:08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蔡臻欣 实习记者 赵碧雯发自上海 “巴塞尔新协议将至少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三大挑战。”日前在上海全球研发中心的中国银行业讨论会上,毕博咨询公司主管全球金融服务的执行副总裁ChristopherFormant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开门见山地表示。他表示,这三大挑战包括信用评估系统的建立和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对银行业文化所带来的挑战。
ChristopherFormant指出,这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在于信用评估系统的建立和健全。由于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没有形成很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银行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中国银行业已开始引进国际一流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与技术。信用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技术、方法、规程和手段等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培育一种信用文化体系,使大家在同一种文化的背景下有统一的认知、统一的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 他认为,其次在于全面风险管理特别是操作风险管理。新协议提出的改善资本充足率的架构就是强调风险管理,这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其创新点在于,它明确地将操作性风险列为总体资本需要计算的因素之一。新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因为内部程序、人员或系统的不足或者无效,或因为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正面临日益增大的风险管理压力,同时却缺乏操作风险的管理经验。他表示,商业银行应该着重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 最后,ChristopherFormant特别提醒道,不要低估了巴塞尔新协议对于银行业文化机制重大转变所带来的挑战。他表示,每个人都会有风险意识,但是银行往往倾向于把风险控制作为流程的一个附属品,这是远远不够的。银行要学会与风险共存,要在一开始就把风险提升到绝对关注的范围之内,也要设计出框架来制约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巴塞尔新协议监管要求的时候,要改变银行对风险的总体看法,要对银行的企业文化作出改变,在这一点上中国银行业也许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毕博专家建议,为执行巴塞尔新协议,银行要聚齐尽可能多的支持力量。在企业内部营造风险意识,把风险看做是始终存在的关键问题。高风险未必是坏事,低风险也未必是好事。在业务目标和需求中,什么风险是可以接受的,这需要认识清楚。 毕博全球金融团队在会谈中多次肯定地指出,今后5到10年中,中国的银行有潜力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于中国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风险管理以及披露要求都具有深远影响。尽管新协议到2006年底才正式生效,但是如果银行希望立即利用此次资本优化的机会获得收益,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对此,毕博金融技术咨询部门负责人Mr.Barbero和全球整合风险管理部高级副总裁Hamilton从几个具体细节提出了他们对于未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看法。 首先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负债表透明度。Hamilton表示,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帮助银行通过衡量和控制银行账簿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不断改进资产负债结构以适应银行业务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银行总体盈利性,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其次是要为中国社会成长中的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设计并开发新产品,如新的计算机付款和个性化贷款服务,发展消费品信用贷款服务。此外,在数字化和交付系统改革上,要运用类似于交易程序管理(BPM)的工具将资料数字化,通过建立区域中心进行结算和支付以支持业务运行并使交付处理系统现代化。 毕博专家表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银行有潜力在运用数字化工具方面超越西方的银行。 “执行巴塞尔新协议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任务,这需要中国和所有其他国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成果。”毕博全球金融团队的专家总结道。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