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曙光:聚焦财政税收 关注点应向支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 14:02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曙光

  近来人们对税收财政的关注空前高涨,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到内外资企业两税并轨,燃油税、遗产税、房产税等等不一而足。

  一个时期社会关注的重点对社会发展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问题是这种进步应是不间断的,是全面的。财政税收不外乎“收”与“支”这两个方面。收得上来,收得合理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要重视另一个方面,就是“支”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率?关注“收”是强化管理型政府的职能,关注“支”才能真正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更有意义的转变。

  尽管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偏低,但近些年来总体上是形势不错。自1994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税以来,财政收入以年均17%增长,年均增收1600亿元,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但“支”的情况怎么样却并不“清楚”,至少是关注得还不够多。

  一是要关注财政支出的范围。财政职能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但什么是社会公共产品?至少目前在我国的界定还是模糊的。财政支出的界定相当程度上是财政职能的界定,更进一步说就是政府职能的界定。西方经济学对政府职能的作用有一个从单纯的“守夜人”到适度干预调节经济的认识过程;但在中国却相反,是从一个完全的经济建设者到一个更多是“守夜人”角色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财政拨款是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范围应该更倾向于公共产品的提供。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政府职能越位的现象和缺位的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说财政吃紧,有统计说全国财政亏空达10万亿元,县级财政亏空有3万亿元,寅吃卯粮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是各地方政府大搞形象工程,成了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累率过高,财政支出范围过宽,过于向投资倾斜,使我国消费率在GDP中的比重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达15个百分点。这些年我国经济冷热不均,财政支出在平衡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出现偏差,使我国经济长期未能走上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是关注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体现在调节资源配置上,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支出效率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体上效率并不高。据统计,建国后前三十年的投资有一半是无效投资。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拨改贷”。财政支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如何体现效率还是一个大问题。如前几年四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1.4万亿元,基本上靠财政解决。这几年又新增银行不良资产1.9万亿元,是不是还要由财政解决?

  再有,现在我国的财政功能由国家分配向公共财政方向转移。财政支出在保持政府自身运转,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据统计,1978年至1995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5.1倍,但财政支出中的行政费用增长了17.8倍;1991年至2003年财政增收了6倍,但行政管理费用增加了11倍;近3万亿元财政收入中三分之二用于政府自身的开支,全国有4000万人吃财政饭,相当部分地区县乡两级财政支出主要就是解决人员工资问题。另一方面,全国各级政府保有公车400万辆,年耗费用3000亿元,比国防开支还高,每年政府官员的职务消费占财政开支的四成。而真正体现政府职能的费用又奇缺,如四川公安厅的负责人曾形象地将公安机关的处境形容为“皇粮吃不到”(财政经费),杂粮吃不饱(拉赞助),吃尿泡饭(靠对卖淫嫖娼罚款补充办案经费)惹了一身骚。

  还要关注财政预算支出的程序。现在财政预算的编制方式相当过时。大多数预算编制是以各政府部门自己编制,基本上就是基数加增长。但这种增加是否就是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却没法衡量。特别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预算的审议要大力加强,每年几万亿元的财政预算报告,在人大会上仅靠两天的时间审议显然是不够的。

  再有,要关注对财政支出的监督。这几年审计部门在对财政经费使用方面查出了不少大案,但仅仅依靠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远远不够。各级人大都应有专门委员会负起相应责任来,要监督财政支出的程序和效果。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如美国有《政府行为和结果法》,新西兰有《财政支出责任法》等等。完善的监管体系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增强财政预算约束力,防止腐败发生的重要保证。

  过去,我国的纳税主体是国有经济单位,人们对此税收财政似乎不太关心。现在中国的纳税主体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个人越来越成为纳税的主体。所以说,我们关心税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如果关心财政的支出,那将是我们更大的进步,这将促进政府职能发生重大的转变,真正成为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建设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4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