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新华时评:资源型地区觉醒 中部走出资源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8:13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顾立林、胡靖国、张先国

  行走在资源富饶的中部六省,不少地方整合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给人们留下较深印象;资源型地区已经开始觉醒,要走出“资源陷阱”怪圈。

  “富不过三”是一条古训,经济发展也有这种现象。许多城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煤装上车就是钱,石油进了管道就是钞票。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很是富裕。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的资源挖完了,由于过去只顾得卖原字号的东西赚钱,资源深加工没基础,其他的产业也没有跟上来。矿井报废之日,也是一些城市颓废之时。输出资源、留下污染更给当地生态带来严重破坏。这就是“资源陷阱”。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经营路子,经济增长靠增大投入、铺新摊子,能耗高、污染重、产业低。一些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靠拼卖资源,“有水快流”,资源枯竭正在威胁其可持续发展。很多人都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在政绩本位和利益的驱使下,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可贵的是,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中部许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顺势而为,强力推进资源整合。近年来,作为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煤炭净调出量占全国70%的山西省,通过制订措施不断推进煤炭生产大型化、集约化水平。山西规定,今后年产30万吨的新建矿井原则不批,逐步淘汰关闭9万吨/年以下的矿井,鼓励国有大矿兼并收购地方小煤矿。2004年山西产煤5.2亿吨,小煤矿的产量由原来的一半左右下降到30%,减少煤炭资源浪费约3亿吨。

  河南省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全省的煤炭和铝矾土资源进行整合,2006年底完成。全省大小1600多家煤炭企业相对向7家骨干大矿集中,约1000家小煤矿将被关闭,占2/3强。240家铝土矿企业向5家氧化铝重点企业相对集中。古铜都铜陵、钨都赣州、淮北煤海也都纷纷出台了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案。短期看,整合资源,使资源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抑制,但却为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