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发改委上调汽油价格 > 正文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看不清后果政府不敢放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 18:08 中国经营报

  崔毅

  面对第四次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尽管公众普遍不满,但是,若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不改,讨论有关油价的所有问题都是隔靴搔痒。

  老百姓只关心切身经济利益。两年来,成品油零售价只涨不降的铁打事实,让他们感
觉好像被两大垄断公司打了劫。无处申诉不说,“打劫者”还理直气壮地大喊:要不是自己克制,本该“抢”的更多。

  其实,两大公司也有苦难言。毕竟,家大业大花销大。有报道称,中石油1029亿元净利润中,有近一半要上缴国家及返还股东,而其背后的集团公司还有数十万人“嗷嗷待哺”。中石化又何尝没有苦衷?中国去年1.2亿吨进口原油中,近80%是中石化花钱买的。可外国人正是看准了中国这块“肥肉”,借机“爆炒”国际油价,坑你没商量。

  于是,有识之士一边向老百姓解释,油价上涨不是两大公司的错,具体的政策执行者是国家发改委;一边又不得不鼓动两大公司尽快促成石油定价机制改革,实现真正与国际接轨。

  事实上,我国成品油零售定价机制经历过两次改革。其中2001年的改革,变1998年将国内汽柴油价格与新加坡单一市场挂钩的政策为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以三地市场汽柴油离岸价格为基础,计算进口到岸完税成本,作为国内汽柴油出厂环节的基准价格。同时,将两大公司自主浮动幅度由上下5%扩大为上下8%。

  但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还发布了《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补充规定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降或少降”的条款。这一政策是在当时国际油价由于非经济因素刺激,小幅波动频繁的背景下产生的。而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迅速与国际接轨,很容易给并非完全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然而,当今国际油价的波动幅度远远超过四年前的水平。若再死守这一补充规定,保持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间近一个月的滞后期,则国家发改委必将成为两大公司之后的又一众矢之的。

  当然,成品油定价机制难以与时俱进事出有因。

  首先,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老问题没有解决。虽是一个定价机制问题,但要涉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两大公司、物价局等多个政府和企业主体,而各个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意见难以统一。

  其次,去年以来,在宏观调控情势日紧的大背景下,国内油价若紧跟国际油价飞涨,势必影响经济“软着陆”,而使中国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胀威胁。

  第三,国家不能有效预期放松石油价格政府主导权的后果,所以,出于战略安全考虑,迟迟未对定价机制滞后性问题做出改变。

  这最后一点或许是改革定价机制的关键。其实,所谓“滞后性”,即是政府意志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而随着政府执政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及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氛围,问题的解决将可指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