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2:42 新京报 | |||||||||
笔者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曾预测,中国经济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一些国有大矿必然走向超能力生产。虽然国家有严厉的安全管理政策在那里,但可能“县官不如现管”,个别地方政府可能追着这些大矿要利润、要税收,指望着它们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多贡献一些力量。 果不出所料,最近来自国家安监总局的消息表明,山西国有大矿普遍存在超核定能力生产和超通风能力生产,将面临大面积停产整顿。昨日《新京报》报道,目前,全国掀起了
可能让政府感到棘手的是,安全管理如果放松一点,在这种超能力生产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重大事故。如果管得太严厉了,煤价上来又很容易推高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损害也说不定会落得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安全管理策略如果不清楚,行动就可能摇摆不定———需要放松的时候,就松一下,需要紧的时候就紧一下,而会不会出事故、会不会推高甚至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 实际上,解决安全管理问题,以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和执法环境来看,要得到根本解决,需要时间。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之下,严厉的安全管理政策可能不符合市场需要,无法解决根本性的矛盾问题。笔者曾屡次指出,在现阶段,挖煤的工作可能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我们需要首先承认这种现实,在现实条件下去寻找解决办法。 例如,引入市场化了的保险公司,让它们来替代一部分监管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煤矿超能力生产,保险公司的保费也会水涨船高,企业可能就会考虑,还不如干脆将这些多交的保费用于安全生产。而且政府也可以集中精力在安全管理的执法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另外,采矿权的市场化,也可以鼓励所有者的长期投资行为,避免短期因安全生产问题导致的损害。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还应该从煤炭行业之外来看待安全管理问题。如果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煤炭了,煤矿还会超能力生产吗?我们真的需要每年消耗20亿吨煤炭吗?中国能持续每年消耗20亿吨以上的煤炭吗? 其实,自从加入了《京都议定书》之后,即便我们买煤便宜了,今后也需要为对付二氧化碳花费更多的钱。未来的中国,不可能让煤炭的消耗不断增长下去。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提高一点能源的利用效率,可能就不需要每年消耗20亿吨煤炭了。例如电力行业,现在平均发一度电的煤耗在350克以上,高于国际水平30%以上。钢铁、水泥等消耗大户,能源的利用效率更低。政府不妨鼓励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精细化管理流程来降低煤炭的消耗。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国家,这点从大量的原材料进口上,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笔者相信,未来鼓励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是中国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也是安全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任何违背趋势的做法,都将成为历史中的过眼云烟。 □张巍柏(北京学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