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急着宣称进入和谐社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09:21 中华工商时报 | |||||||||
孙凤忠/文 前不久有媒体以“古时人间天堂、今朝和谐社会——苏杭发展的启示”为题发布了一则消息,听起来是为“和谐社会”树立了苏杭这个样板,并似有意将“苏杭模式”的和谐社会作为经验推而广之。
众所周知,“构建和谐社会”新理念的提出,只是最近的事。而理念刚刚提出,对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其标准尚不明确、统一,公众不明白的是,苏杭怎么就一下子成“和谐社会”了?这是否有点过于突然? 新闻中更称“和谐,是苏杭人民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这是不是说苏杭“世世代代”就已经在追求和谐社会,竟与胡锦涛总书记新近提出的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相契合?那么苏杭人的智慧是不是也太超前了点?这不能不让人表示怀疑。苏杭自古以来的确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但那多是指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谁会相信,白居易生活的唐朝,范仲淹、苏轼生活的宋代,苏杭的社会就是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呢?或说,此“和谐”与彼“和谐”是一回事吗? 之所以有这种怀疑,其实并不是要否认苏杭的历史文化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将来的发展宏图,而是因为,时下,大凡一个新目标提出后,总有一些地方急不可耐,出来宣称自己已经实现目标。早在“小康社会”概念提出伊始,就有一些地方急着宣称已经达到了小康的标准,而“小康”的标准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当时认定的,用不了几年就会重新调整。比如当时有种颇为流行观点,认为居民家中有彩电、冰箱等几大件,就是“小康生活”了,现在再这么来标定“小康”恐怕就是笑谈了。事实证明,我国离小康社会依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那些曾经宣称已经达到的地方,显然至今也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 同样的道理,笔者以为,苏杭宣称“今朝和谐社会”,恐怕更是出于政绩宣传需要而急功近利的表现。而我们的舆论宣传,也有一个很不正常的倾向,就是为了跟上潮流,急于树立一个样板,塑造一个典型或打造一个标本。典型、标本或样板当然有必要树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一个新的、属于未来的东西从现有的东西之中硬找出一个来,因为这样就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构建和谐社会谈何容易?这想来应是一个基本常识。如果不难的话,又岂会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要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社会作为党和政府新的执政理念,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可以想见,它必然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法治、道德等各个层面。尽管社会各界目前都在进行着不同角度的解读,可是构建和谐社会究竟从哪个方向破题,仍在探讨之中,想来它决非简单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指标即可标明。 毋庸置疑,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依然多多,相信苏杭亦不例外。因此,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寻找不足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可不必操之过急,尤其是不必急着宣扬政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急功近利其实也正是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