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巨额海外应收账款怎样产生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07:13 新京报

  随着长虹42亿元美国应收账款事件浮出水面,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近日召开的“国际贸易中商账管理与信用建设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快速步入世界贸易大国行列的同时,迄今至少有1000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并且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3月29日《国际金融报》)

  上述数据是否符合实际,尚没有政府性的调查报告来印证,但根据已有的数据,可
以认定我国企业海外应收账款中坏账规模比较严重,而且问题由来已久。海外应收账款中的坏账除了少部分动用出口企业资本金核销,大部分都转化为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

  无疑,中国企业存在巨额海外应收账款,首要原因是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漠且信用风险管理手段缺乏。有关统计表明,中国外经贸企业中只有11%建立了信用监管体系,其中93%为外资企业。许多内资外经贸企业内部要么根本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政策;要么应收账款管理政策沦为空文而没有落实。一些企业担心追账影响客户关系;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迭时,继任者害怕追不回逾期账款而变为坏账,影响其账面“业绩”,因而宁愿把前任领导手下产生的逾期账款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也不愿意去积极追收……凡此种种,都导致我国企业海外应收账款及其坏账率居高不下,但违法和“违规不违法”行为也是造成海外应收账款的重要原因。

  违法造成海外应收账款的目的是侵吞企业资产。早年常见的手法是出口企业业务人员,利用自己负责从拉业务到货款入账全部流程的便利条件,与海外商人勾结,持续不断向海外商人出口发货但不积极催款,海外商人则为该业务人员提供回扣,或进一步为其提供海外就业机会、子女海外留学安排等。近年来,心怀不轨者更倾向于自己、家人或部下在海外设立壳公司,作为开展上述侵吞资产操作的工具,降低败露的风险,并独吞腐败“收益”。

  近年国企改革兴起进一步降低了上述操作的风险,因为原来企业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如果用上述手段侵吞资产,必然留下大笔烂账,继任者上台之后,他们就有败露的风险。但在一些国企改革“一卖了之”的环境里,通过上述操作先把好企业做亏、做垮,然后再用转移到海外资产中的小部分把原来企业买下,就可以掩盖犯罪痕迹。

  此外,还有不少账面上的海外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企业为了满足正当跨国经营需求而规避国家外汇管制的工具,可称为“违规不违法”。我国目前资本项目管制仍然相当严格,企业境外投资的审批程序冗长复杂,且国内母公司不能对境外子公司提供担保,海外投资利润要在规定期限内调回境内。这些规定虽然就总体而言有其必要性,但往往对某些企业正常的跨国经营需求形成妨碍,通过操纵海外应收账款科目,企业可以规避上述管制。

  在决定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用海外应收账款名义将出口收入留存境外,从而规避国内严格漫长的审批过程。为了满足境外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国内企业也有可能借助出口应收账款名义向境外子公司提供资金。在面临汇率波动风险时,这种操作对于企业显得尤其便利。在汇率大幅度波动时,企业应当增加以升值货币计价的资产,减少以贬值货币计价的资产;增加以贬值货币计价的负债,减少以升值货币计价的负债。但在现行外汇管制下,企业开展上述保值操作存在一定困难,操纵海外应收账款科目也就相应成了企业的便利替代工具。

  既然产生海外应收账款的原因是多样的,相应的治理办法也应该是多样的。比如国内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其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对于意在侵吞企业资产、尤其是国有企业资产而造成的海外应收款,政府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对于企业为了满足正当跨国经营需求而规避国家外汇管制的行为,政府则应当本着“堵不如疏”的原则,有秩序地放松外汇管制和境外投资管制,消除企业操纵海外应收账款科目的内在动机。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应收帐款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