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新经济导刊》2005 > 正文
 

金融业必须先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5:36 新经济导刊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在谈到“为何中国人勤劳但不富有”这个问题时说,“当一国的制度机制不利于市场交易时,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是为了对冲制度成本。”“越勤劳的国家,人均GDP反而越低。”这个观点很好地说明了,山西富豪赵恩龙为什么会自杀,浙江名商王均瑶为什么会病死。在所有的制度缺失中,没有什么比金融保障的缺乏更让民营企
业备感生存发展之艰难。

  中国民营经济二十几年的发展史,是呕心沥血的辛劳史,也是磕磕绊绊的融资史。个体私营经济种种见不得光的恶劣行径,并非源于先天的恶,而是源于后天的歧视。在恶劣环境下求生存,民营企业不得不运用一切手段,去钻法律和市场的空子。与金融业富丽堂皇的大厦相比,民营企业的门面永远充满着寒酸气。

  中国金融业长期重“国”轻“民”,除了自身的“国”字头的身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非企业经营心态下的风险回避意识,少数民营企业的诚信问题又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回避。积重难返,要想一夜之间让金融业掉头转向民营企业,的确没那么简单。

  国外早就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真正的银行不是单纯经营货币,而是经营风险。可能从历史角度看,给民营经济融资的风险比国有企业、住房贷款大,但从长期趋势看,这是未来银行业风险相对较少、收益相对较大的一个选择,也是打造银行专业价值链的必由之路。政府要想让民营经济真正在中国大地站立起来,金融业必须先行!必须大力发展并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商业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实现企业融资工具的多元化。

  不管金融业有多少理由回避民营经济,而最终的出路只有一条,牵手民营经济,风险共担!

  与“狼”共舞,这是多数金融界人士面对民营经济的心态,但是有多少人意识到,即便不与民营经济这只“狼”共舞,还是要与国外银行业这只“狼”共舞?哪只“狼”的杀伤力更大?如果国内银行放下姿态,用另一种眼光审视民营经济,民营经济还是“狼”吗?果真如此,在中国银行和外国银行之间,民营企业最后会选择谁呢?

  改革是一个从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的互动过程,没有绝对的最佳时机。富贵险中求,在各种法律法规和保障制度尚不完备的情况下,金融业如果缩手缩脚,不仅会耽搁自身发展的大好时机,也会贻误整个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不管是进入电信、石油、铁路等垄断行业,还是进入交通、医疗、城市基础建设等公共事业,在各方面都处于弱势的民营资本,如果没有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和风险分担,面对强大的既得利益阶层,最终失败的可能性相当大。然而它一旦成功,收益之大,也是异常惊人的,如此机遇,金融业就真的甘愿轻易错过吗?

  一个可以现在就下的断言是,最终胜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一定是市场和风险的粘合物。金融业应逐步树立像风险投资机构一样的专业精神和风险意识,才可能与充满“原罪”的民营经济握手言欢。正如“人之初”没有善恶一样,民营经济也没有绝对的善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也许还可以这样理解:敌人把风险扔给对方,而朋友,选择风险共担。

  “非公经济36条”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给中国的民营经济打开了一扇新的金库大门,而中国的金融业有幸成为了这场新致富运动的领路人,除了高举火把,谨慎而大胆地前行,金融业别无选择!

  本刊编辑部

  2005年3月16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