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生态面临信用重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5:26 新经济导刊 | ||||||||
作者:文/ 赵乐 转贴自:本刊记者 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是指产权明确到自然人,由民间经营的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私营和城乡居民控股的股份制经济。“民营企业”并不是个法定的概念,按惯例,“民营企业”主要
从三中全会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不到0.01%到2003年底“四分天下有其一”,民营经济在经济规模与实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的民营经济有多大规模? 2003年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民营经济总产值在2002年达到23305亿元,已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3%。而以民营经济享誉世界的浙江,早在1999年浙江省的民营工业比重已超过80%,可谓名副其实。 中国的民营企业有多少? 虽然生生死死如蚍蜉,但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无疑是惊人的。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私)营企业研究会共同组织的调查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28.87%。截至2004年上半年,中国民营企业已达到334万户,从业人员超过4700万人。 全国工商联2003年11月发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2003年度)》中,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六大贡献: 民营经济的就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社会就业增长速度,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对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基础和加速的作用;民营经济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民营经济为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营经济在繁荣市场、消除长期困扰中国的经济顽症——短缺经济方面贡献巨大;民营经济促进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入世后,近几年民营经济对外贸易额高速增长。 显然,就企业数量而言,民营经济已占全国企业的绝大多数,其中个体经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普通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家致富的基本形式;民营经济中的股份制经济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是一种混合经济,具有资本社会化的明显特征。 民营企业的生态图景及生物链分布 综合考虑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环境整合及治理结构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将330多万户民营企业分成5类:知本型;机遇(暴发)型;原始积累型;投机型以及国有民办型。其中,国有民办型是指“长期被民间资本租赁、托管由私人经营的国有或集体企业”。 结合行业差异与利润的可获得性,我们不难描述出这样的“生态图景”: 在农业、一般服务业及其他劳动密集型行业,分布着较多的原始积累型民营企业大展鸿图;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低成本的天然优势,是大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行业进入“门槛”低,运作成本低,机制灵活,适于民营企业生存,且有长期相对稳定的市场和利润率。 在纺织、简单机电产品、食品、橡胶塑料制品等技术含量低的制造行业,生存着大量的民营企业。随着国际化的脚步纵深,它们的生存状态一度辉煌。这些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以初级加工产业作为主业,往往源于小型集体企业或家庭企业。这些企业所处市场利润率低,并缺乏稳定性。原始积累型及国有民办型企业都有分布。 在技术密集的软件业及通讯电子业中,民营企业数量有限,而且规模往往很大。在这类进入“门槛”很高因而具有一定技术垄断和政策垄断保护的行业,一旦立足,知本型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极佳,盈利游刃有余。 在银行、电力、交通、资源、文化等高垄断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入和退出的“门槛”都很高,利润率极高,其中民营企业数量极少,一旦进入,稳定性较差。其中,知本型、机遇(暴发)型、投机型以及国有民办型都有分布。 比较而言,在民营经济的生物链上,国有民办型和知本型处在顶端,而原始积累型处于底端,其间分布了机遇(暴发)型和投机型民营企业。 其中,知本型民营企业家,由于具有相当高的教育背景,能够运用国内外的先进管理模式管理个人的企业,并极力地致力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期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更稳步地去扩大再生产。同时,可以充分借助国家法律保护的经营环境和既有游戏规则,遵纪守法地进行生产经营。 机遇(暴发)型和投机型民营企业,则是自由市场经济不可规避的存在,他们往往“钻法律法规的空子”,甚至直接触犯法律,以谋求最大利益。二者之间的差别是违法违规与犯罪间的差别,是偶然机遇获利与主观攫取不正当利益的差别。 处在民营经济生物链最底端的原始积累型民营企业,是占民营企业相当大多数的群落,也是巨大的民营企业群体生生死死、起起伏伏的动态变化的主流。作为必须依靠剩余价值的最大程度的索取而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群落,原始积累型民营企业体现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具有市场价格上的效率优势,而往往缺少社会公平的考虑。 民营企业生态与诚信的拷问 无论是处于怎样生态的民营企业,与其特有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相应的,还有对民营企业关于诚信的考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某专家在与记者探讨“中国制造面临世界公信力丧失”时评价说:改革开放过去的20多年来,是民营资本躲躲闪闪昼伏夜出寻求资本原始积累完成的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存在国有、外资及其他“阳光”下的经济成分生存的政策夹缝中,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得不到更多获利的机会,就在降低成本上下了大功夫。因此,伪劣假冒、以次充好、拖欠工资,甚至广东以农民工为主的制造业工人20年不变的低工薪导致2005年突出的“民工荒”,都是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缺乏诚信和政府规制这只“看得见的手”疏于管理的种种体现。 在关于诚信的解析方面,记者访问的各位企业家并未能提出更有价值的看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则认为,这表明:既有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体系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遭遇物质文明迅速解构,却因各种社会经济成分还处于动态发展,未能全面重构。 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将与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相关的命题锁定在:“本企业所在地内企业间的信用关系”、“本企业所在地的居民是否讲求诚信”、“本企业所在地的政府说话算话程度”,以及“本企业所在地完全足额纳税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本企业所在地按时足额还银行贷款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本企业所在地的企业交易活动中,买卖合同得以顺利执行(无拖欠)的交易活动占全部交易活动的比例”等6个判断上。这些命题不仅反映了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也体现出政府诚信的因素。 显然,发展到今天,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已远不是民营企业自己的问题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