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接连出现 国有银行股改需要思路转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01:46 中华工商时报 | |||||||||
社评 中行建行连续出现突发事件后,对国有银行上市步调快慢的争论又再起波澜。一片喧嚣声中,很有必要对中国金融起最重要支撑作用的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思路进行一番重新的审视。
现在的问题是,中行和建行在某些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并非偶然,而其根源并非完全在其自身,这涉及到对中国整体金融业的制度传承和改革路径抉择。 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金融改革与始于25年前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结论,两类改革均选择了相同的路径,即改制上市。 而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同样表示,银行业改革的成功除了银行业自身的努力外,还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非常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等。 显然,两位金融界高官的讲话绝非应景。这代表了当前管理层对国有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制然后实现上市。应该说,所有人在此路径选择上达成了基本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握改革步调,如何走?走多快?并在此前提下确保经济金融稳定。 应该说,中行和建行的股改思路从形式而言是比较充分参照了国际大银行的经验,目标即是,两家试点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在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审慎经营等主要方面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的水平。 但是,在这些技术层面接轨的同时,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现状,什么现状?不良资产比例偏大,机关化、官本位的机构现状。 上市能做什么?舆论倾向于认为这可以倒逼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审慎地讲,上市和改善公司治理是互为前提的,不具备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架构就不可能达到上市目标。但是,经营目标和治理机制转换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从财务上达到上市条件,建立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架构并非难事,难的是,需要国有银行调整经营目标,转换治理机制。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都是从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规模不同,历史包袱不同,四行的差异较大。而就工行而言,其改革同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相连。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政策性破产对工行的改革将产生不确定性,而农行主要面向“三农”,不可否认的是,“三农”问题目前在我国不可能完全靠市场的办法来解决,这构成了农行改革的最大特殊性。 如上种种,特殊的经营目标和治理机制使得人们对其上市后的前景充满不确定预期。确如所言,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将大大推动银行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处理得不好,则将在严酷的竞争中被市场所淘汰。以此观之,着急上市所带来的隐性成本不可谓不大。 其实,在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行和建行注资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模式就开始备受关注,而尽管管理层表示了改革将“一行一策的原则,各家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可采用不同方式方法。但从对资本的要求,依靠外力进行结构修补仍是不可避免的改革思路。 我们常常强调我们的“后发”优势,在强调市场的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市场的自然演进。国有银行上市亦是如此,省略必须的“生长”过程,那么,“后发优势”就可能变成“后发劣势”,而补课或许就很难避免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