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谁有可能城市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 17:36 经济观察报

  最近,农民工或流动人口的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的问题开始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这个情况说明,以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来替代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走到尽头;如何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大量的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定居下来,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有两个现象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第一,在农村劳动
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相应的快速城市化过程没有出现,反倒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候鸟式的流动人口。根据公布的数字,在2000年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1亿人。而到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已达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第二,经过20多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有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的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开始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支撑起这个制造业的,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甚至支撑今天第三产业(主要是其中下端部分)的,有相当一部分也不是市民,而是上述流动人口或流动劳动力。据最新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现在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46.5%,其中第二产业占56.7%,在建筑行业甚至占80%。

  上述两个因素的结合,构成了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由此导致的消极后果则在日益凸显出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第一,大部分工业及相当部分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员长期处于流动状态,不利于提高这些人员的素质,从而也阻碍了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二,形成了城市中或工业中的两个劳动力市场,由流动劳动力构成的这个劳动力市场,劳动报酬过低,而且普遍缺乏社会保障,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人均收入的增长长期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市中逐步沉淀下一批收入低下而又缺乏社会保障的人员,再加上城市本身由失业等原因形成的贫困现象,一个规模可观的城市贫困群体开始出现,各种社会矛盾也由此而引发;第四,每年春运成为中国的一大难题。大量流动人口在春节期间返乡过节,使得运输严重超负荷,而大幅度上浮的旅行费用又成为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提出如何使流动人口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的问题,使流动人口能够在城市中逐步定居下来,从而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应当说,从长远来说,使流动人口定居下来,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对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协调利益关系和缓解社会矛盾,甚至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根本性的措施。现在的问题是,流动人口的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如何才会成为可能。如果我们对其中的具体情况做一个具体分析,就会发现该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一个基本问题是,相对于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来说,流动人口是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实际上,总数达1亿多人的流动人口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的。大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工业中的从业人员。有数据表明,农民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比例高达82.7%;第二种是城市中低端第三产业中的个体从业人员,如餐馆服务员、保姆等;第三种是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人员,包括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主,也包括自由市场中的小商小贩等;第四种是失地失业的农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获得了城市户口。可以发现,这四部分流动人口与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的关系是很不一样的。而得出的结论甚至会使我们看到,产业工人化与市民化也不是可以一致起来的概念,这两个目标很可能是错位的。

  在这四部分流动人口中,与市民化最接近的可能是从事经商等活动的流动人口。其中生意成功者已经在城市中拥有自己的住房,子女在城市的公立学校中就学,甚至在重点学校就学。他们的生活往往高于一般市民,在城市中也有其社交圈子,他们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市民。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并没有完全融入所在的城市。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在得到城市服务的时候,需要交纳更高的费用;不能享有该城市的种种福利和社会保障;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并不高,甚至具有一定的被歧视感。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要解决他们市民身份的名实相符问题,实际上并不难做到。

  从事一般性经营活动的流动人口,如市场中的小商小贩情况则不同。他们一般收入并不高,无力购买城市住房,子女也无法进入公立学校读书,其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也与他们无缘。但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在城市中落脚多年,对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甚至也有了较多的人际关系积累。因此,尽管他们在城市中居无定所,但他们维持生存的能力很强,其中部分人的收入可以维持全家人在城市中较低水平的生活。因此可以认为,这部分流动人口,是市民化可能性比较大的人群。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制度性歧视(特别是在子女就业等问题上),使之能够在城市中逐步定居下来。当然,这需要户籍制度以及相应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

  在流动人口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在工业中从业的农民工和在低端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员。所谓流动人口的产业工人化,主要是就在工业中从业的农民工而言。但可以看出,这部分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却最差,可能性也最小。而事实上,如果不能实现市民化,其产业工人化的程度也会大打折扣。最近的一个调查表明,这些在工业中从业的农民工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农民而不是城市人,他们只是临时出来挣点钱的农民而已。而流动人口产业工人化的问题涉及的主要就是这部分人,他们的问题不解决,产业工人化的问题就基本没有解决。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需要解决的还不仅仅是户籍问题,甚至首先不是户籍问题,更现实的是,如何使他们的收入能够维持自己及全家在城市中低水平的生活费用,如何在社会保障等制度上将他们真正纳入其中。然后户籍问题才有可能提上日程。

  而实现市民化最迫切的无疑是失地农民。到目前为止,完全失去土地或人均占有土地不足0.3亩的,已经达到4000多万人。据估测,在今后20多年中,还会有更多人加入这个队伍。虽然他们获得了数量不等的补偿款,其中一部分人还转成了市民身份,但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地失业没有社会保障的状态。在补偿款用完后,有些人会处于生活没有来源的状态。因此,如何使这部分人获得新的谋生手段,甚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市民,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城市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