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牛市与销售熊市 2005年中国经济将现滞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 10:39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张寅 2005年中国有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经济滞胀,也就是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笔者预计开始时间大约在今年第三季度。其特征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中,上游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最终消费的情况将再次出现。中国拥有超过实际需要的庞大工业产能,虽然从长期看,未来存在着潜在的经济通缩的压力。但是由于目前能源、交通等瓶颈因
通胀压力有增无减 中国工业增长率的下降始于去年年初,并且与工业品出厂价格形成背离走势。我们认为这是经济滞胀现象的最早反应。从去年年底开始,工业产品库存再次上升,产品销售率停滞不前,这也是滞胀现象继续延续的另一佐证。近期工业出厂价格增长率有所回落,但是在进口石油、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具代表性的工业产品如汽油、钢材价格上涨的格局今年已经无法改变。 在二次重化工业增长周期中,钢铁市场和钢铁价格走势是最有代表性的商品之一。在严控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背景下,钢铁价格的持续攀升使得国内钢材消费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并且直接影响到下游相关行业的消费。同时,在进口原料价格不断上升,在国内产能过剩,消费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国内钢铁产品不得不开始走向外销之路。今年1~2月,中国进出口贸易首次改变了2003年~2004年外贸逆差惯例,出现超额顺差。这说明国内消费市场已经变弱,消化过剩产能必须依靠外销。但是国内物价水平受输入性通胀影响依然非常大,这意味着工业成本在上升,而利润增幅在减缓。政府数据显示,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7.4%,但其增幅较去年同期的38.2%回落20.8个百分点。 此外,其他通胀因素也不容乐观。农业粮食产品在扩大种植面积后价格有可能下降。如果粮价的下降使得农民收入与政府预期不一致的话,政府有可能采取粮食保价措施。虽然粮价波动对供需弹性影响不大,但是粮价传导能力很强,对通胀的影响起着核心作用,而且粮价上涨还会带来社会压力。 汽油、电、水等公用产品由于受原材料进口价格高企、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压力的影响,再加上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权重较大,因此公用产品价格还会继续上扬。 从“民工荒”现象以及劳动力价格形成方面分析,由于本轮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行业类别的特殊性,造成大学生就业首次出现工资下滑,这表明整体劳动力成本是在不断推升过程中。再加上基础原材料成本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胀已经出现。 价格牛市VS销售熊市 我们从2005年一些商品价格走势以及其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上也可以观察到经济滞胀现象的存在,并且这一情况还将持续。 在原材料上涨持续作用下,日用电器价格的下跌趋势有可能在2005年结束。日用电器商品价格的止迭回升可以看做是价格传导作用全面显现,也可以看做是通胀进入高潮的象征。不过由于日用电器商品属于成熟性商品,其价格变化不会引起消费需求的突变。 今年前两个月,汽车产量比去年同期微幅上升了0.96%,但汽车用钢量则上升了13.2%。如果我们把汽车平均售价的下降比率按8.2%计算,则汽车行业销售额仍然下降了6.94%。与此同时进口汽车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减少了接近60%。汽车行业整体反应出来的问题是:内部成本持续上升,外部销售疲软,这是另类经济滞胀在典型行业的特殊表现。 上海房地产价格近些年最为走牛。然而,在进入2005年后,出现了房地产价格高位运行,而成交量不断下降的相反走势。这说明房地产市场率先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房价的高企已经使得消费者消费部分减退。 原油价格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的最大牛市。今年前两月国际原油价格上升了25.58%,国内原油价格上升了13.8%。这一数字是在去年分别上涨46%、31.6%的基础上取得的。持续走高的油价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石油消费。今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下降了12.7%。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状况。由于国际价格与国内石油联动效应的存在,民用汽油价格已再次上调。持续攀升的油价最终将影响中国市场消费。 作者系北京虎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员 相关 全球经济会滞胀吗? 3月23日,美联储如市场预期宣布加息25基点,同时,美联储还表示了对通胀的担忧。“尽管长期的通胀预期仍非常温和,但最近几个月的通胀压力已有所抬头,价格面临上升压力已是不争事实。”这一担心很快得到了证实。最新的美国消费物价数据显示,核心物价水平月度上升0.3%。该数据立即造成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至9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今年2月份,10年期国债债券收益率一直徘徊在4%左右,当时投资者似乎担心经济增长前景。现在,债券收益率升高后,投资者关注的重心已转向通胀。这或许暗示着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是光明的。但3月23日欧洲发布的数据却难以支持上述观点。英国工业联合会调查显示,订单数量大幅下降;德国IFO研究所的调查也表明,德国企业信心也出人意料地下跌。此外,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市场上对于通货膨胀的忧虑也在不断升温。这使得全球面临“滞胀”的可能性加大。一般而言,除了与通涨挂钩的债券和初级商品以外,滞胀对几乎所有类别的资产都是极大的利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