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折戟为苏丹红事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 09:08 经济观察报 | |||||||||
为苏丹红埋单 从3月5日,亨氏辣椒酱中被检出苏丹红一号起,处于苏丹红(一号)风波中心的亨氏美味源公司已经发布四份声明,包括回收消费者已购的问题产品。而据亨氏中国的公关公司介绍,亨氏的高层这些天来一直在与政府部门沟通协商,处理后续问题。
有关停止销售以及回收的可能损失统计被推迟了。但是对这家号称番茄酱之王、年销售额近百亿美元,业务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0多种全球数一数二的品牌的食品企业,在中国的这次遭遇无疑是一次滑铁卢事件。 公开资料显示,3月16日起,北京暂停销售亨氏美味源调味品。目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已查扣了37036瓶袋亨氏调味品。 而在亨氏美味源公司所在地,截至目前,广东质监部门共查封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辣椒油60624瓶,辣椒精119.4公斤,辣椒酱66636瓶,辣椒红、辣椒粉等713.9公斤,含有辛辣料的沙爹酱、海鲜酱等34155瓶,大红浙醋1800瓶,红色色素、添加剂14.08公斤。 以全球西式调味品领导者自居的亨氏显然希望在中国调味品领域继续充当领导者,但是这个愿望还很遥远。 同样突然遭遇袭击的还有肯德基。百胜公共事务总监王群同样拒绝透露具体数据和损失程度。但是有业内人士做了估算:3月16日-18日,肯德基北京130家店面损失在200万元,19日当天至少220万元,4天的损失应当在420万。截至2004年12月,肯德基全国餐厅已达到1200家,尽管其他地区销售额可能比不上北京,全国范围内的损失应该在2600万。 销售额下降、品牌信任度降低,无论如何,跨国公司们都必须承担苏丹红事件的巨大风险。 跨国公司困局 跨国公司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局。一直以来,跨国公司被认为是行业典范,“我们的生产均按照中国国家标准。”亨氏宣称。而肯德基作为国际知名餐饮连锁机构,其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一直是其津津乐道的。然而正是这些获得国际国内ISO质量体系与HACCP控制体系认证的产品却被检测出含有在1996年就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明令禁止使用的苏丹红。 从众多的供货商到肯德基这样的终端,在整个产业流程中,到底是谁违背了标准?答案是,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监测标准让企业以实施约束。 零点咨询袁岳认为,跨国公司在供应商提供的原料把关中没有做好自测和自查,他们的责任不可回避。不过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也是受害者。因为国内并没有相关检测手段让企业检测原料供应商。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公开承认,10年来我国确实没有针对苏丹红的检测标准。他表示,目前我国在检测苏丹红一号时,大部分是引用国外的标准,比如欧盟标准等。而我国即将出台的标准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同时也参考了欧盟等国外的标准。 “既然标准不存在,企业根本无从监测原料是否违反国家禁令添加了苏丹红。”零点咨询袁岳认为从苏丹红事件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相关化工原料检测标准方面的滞后。 这一点百胜的王群也有同感:如果再有“苏丹红”这样的非食品添加剂出现在食品中,食品行业缺少检测手段,出了问题怎么办? 缺失的标准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开消息,针对苏丹红检测,相应的检测标准下月正式出台。苏丹红标准即将出台,但是其他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小松认为,目前中国在食品安全监测上和西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实行标准和检测方法上”。 根据《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几种人工合成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等可以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但含量有严格的限定。中国目前的常规检查中对这些色素都有立项,检测的目的是“是否超标”,但对于苏丹红等禁止使用的成分没有常规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引起消费者恐慌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国外先出招,之后国内紧跟着对相关产品进行追查。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似乎总是慢一拍。 “实际上政府是在被动设立弥补性标准。”袁岳认为归根结底在于标准的缺失,“标准既然已经落后,就应该与时俱进制定新的标准,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以后制定弥补性的标准。” 标准滞后的原因何在?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专家孙树侠指出,食品是最大的条款分割行业,现在农业、质检、工商等多个部门都在履行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到头来,是谁都在管,而谁也管不了。 国务院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去年9月,国务院23号决定,按照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责任。从今年1月开始,卫生监督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品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抓手作用”,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有效的监管才能真正控制住类似苏丹红的流向。“跨国公司有责任帮助市场所在地国家完善规范标准,而市场所在地国家也有责任建立标准,给投资者有标准可依的投资信心。”袁岳认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