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国际油价飙升只有仰赖市场改革内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 09:23 新京报 | |||||||||
据《新京报》3月23日报道,传闻以久的成品油价格调整终成事实。北京市发改委转发国家发改委的相关通知,从23日零时开始,北京地区成品油价格除柴油和煤油价格保持不变之外,其他清洁汽油的价格每升将平均上调0.2525元。这是去年8月份调整油价以来的第二次调整。 国家发改委此次决定再次上调有关成品油价格,最直接的背景是近段时间以来,国
事实上,每次发改委宣布调整油价,直接原因大都是一样的,但每一次调整都会引来一阵诟病之声。石油既是战略性商品,也是竞争性商品。让一个在更多方面具有竞争性商品属性的石油,其价格几乎完全由行政力量来决定,弊端之突出显而易见。国内石油市场的垄断性一方面让国内的消费者失去“讨价还价”能力,造成消费者福利的减少,另一方面,几家垄断的石油巨头在面对国际市场时“议价”能力也十分低下,一个在国内被行政力量所呵护的石油巨头在面对国际交易对手时只能被动接受既定价格。况且,发改委对石油价格的指导性由于参照标准的预先设定和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充分评估后方能做出,即使不去探究究竟是市场发现的价格信号准确,还是专家研究资料后得出的结论准确,单是其中的“时滞”因素也已经使“最新”决定远离了最新的市场变化。这种指导性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国内石油企业主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下降。这无论如何都应该引起人们深刻反思。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石油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商品,当供求双方的矛盾加大时,市场这双“无形之手”借助价格机制进行调节是必然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每次国家发改委宣布调整成品油价格时,仍然会频频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这方面恐怕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在当今社会,石油不仅是交通运输车辆正常运行所必不可少的燃料,而且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石油早已经成为众多消费品的生产原料,同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二是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原油消费市场的情况下,我国却在整个国际原油定价体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这一“卖家欺负买家”的现象在国际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悖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探究。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以及中国制造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石油安全的对外依赖度日益增加,石油已经上升为一种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商品。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凸显了我国在主动参与全球石油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严重的软肋。当前形成的一个共识是,中国缺乏对石油价格的“议价”能力,要加紧争夺国际石油资源的定价权,不掌握定价权,无论怎样都会被动挨打的。 但究竟如何才能把定价权争夺过来?现在还很难找到一个清晰而有效的路径。 有人提议要加快建立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认为只要石油期货市场完善和发达了,我国就可以借助石油资本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对全球石油价格产生影响,就像今天的大连大豆期货价格会对美国芝加哥商品期货市场的大豆构成影响一样。这种利用资本市场来对冲和影响现货价格的“定价路线图”,在中国石油体制还处于行政化阶段的今天,要想实现预期的理想效果,恐大为不易。 一个国家的期货市场价格能否对全球期货价格产生影响,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国家的期货价格能够为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所接受。而接受的前提是这个期货市场容量的广度和深度有多大,否则,死水一潭的市场只能是自娱自乐,要不就是被边缘化。一个市场能否成熟壮大起来,最根本的因素取决于是否具备充分竞争的市场制度环境和广泛参与的市场主体。反观国内石油市场,目前仍然是一个高度行政化的由几家石油公司垄断或变相垄断的市场。这个基本前提如果不加以有效扬弃,再好的路线图都难以通达目的地。 因此,在当今动荡的国际原油市场情势下,积极推进国内石油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是最根本的应对之策,其他任何技术性的创新求解虽然值得提倡,但切不可被热热闹闹的“局部手筋”影响或延缓真正需要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推动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孙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