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金融改革依旧路长任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 16:15 《全球财经观察》

  我们相信,程序合法性不足,尤其是相关程序性法律法规的缺失,才是改革存在重大隐患、反腐效果屡反不彰,乃至金融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仍然摸索前行、甚至踟蹰不前的根本原因

  进入2005年,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算进入攻坚阶段,因为距2006年全面对外开放时间所剩无几。愈到这个时候,愈不能操之过切,需要改革设计者注意建章立制,并遵循合法程序
,稳步、系统、坚定地推进改革。因为,这也往往是多事之时。

  上周,原建设银行股份公司(下称建行)董事长张恩照辞职事件,即是一例。此事听来令人震惊,却更发人深省(相关报道见《张恩照去职建行横遭变数》)。对于此事的第一反应,或有人会认为建行上市可能受阻,中国金融业改革因此受影响。但我们以为,假设改革步伐由于此案而放缓,则拖延改革无疑于姑息养奸,将为更多的人捞取“最后一票”留下可乘之机、累积更高的金融业系统风险、沉淀更高的腐败成本。

  另一方面,此案亦暴露出中国金融业暗藏的隐患可能深不可测,假如改革操之过切,只求效率而不重过程,忽视建章立制,蔑视程序公正和合法性,则有可能导致改革为利益相关者所俘获和劫持,最终失却改革本义,为未来埋下更大的隐患。

  基于此,对于中国银行业未来改革应该抱有乐观而现实的看法。

  首先,金融业改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迫在眉睫,不容拖延股份制改造。

  随着中国银行黑龙江诈骗案、常熟银行骗贷案等系列大案要案的曝光,人们对加速推进银行业改革的迫切性都有了切身的感受。而WTO承诺开放期临近,拖延改革将葬送银行、证券行业,乃至整个中国资本市场。

  但是,金融业改革无疑将暴露更多的潜藏大案,人们也需对此作好心理预期。作为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商业银行,初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有助于发现大案要案,也有助于将风险和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张恩照辞职的真实原因,但是,2004年10月份建行初步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张恩照由行长改任董事长,实质上降低了此次事件对于建行更直接的冲击;如果张恩照案属于恶性腐败事件,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事件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从张恩照事件来反观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出发点,才能认识此次事件的真正意蕴之所在。当务之急是加速推进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业改革,从制度和机制上防范进一步的金融腐败,提高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乐观的中国预言家对中国前景的预测,也包含这样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逻辑前提——中国的金融业改革顺利推进,不至于出现大的金融危机。这就是所谓的改革的目的合法性,也是国际国内观察家和改革设计者的最大的公约数。对此各方不存在任何疑问。

  其次,坚定地推进改革,既不姑息养奸,更不为“尊者”避讳、为IPO而有所避忌。这一点难能可贵。在张恩照事件以及形形色色的银行大案要案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点——包括中银香港上市之前查处原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以及更早的前建行行长王雪冰事件、前光大集团董事长朱晓华事件等。尽管大案层出不穷,而且集中于中行、建行等改制先行者,但是,中国中央政府推进金融改革之决心、坚定反腐之信念,是毋庸置疑的,也因此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一点亦赢得了国际国内舆论的广泛好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改革的设计者,甚至部分公众却严重忽略了对程序公正的重视。我们认为,充分重视程序合法性,才能真正保证改革的目的合法性,才是根除制度性漏洞的最佳途径,也才能保证中国中央政府以及改革设计者更坚定地推进改革的决心不打折扣。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外管局局长郭树清与吴敬琏就中行、建行两行注资合法性进行讨论的时候,郭树清明确表示,尽管注资没有法律依据,但是也没有法律禁止。如此,正是出于不影响改革效率的考虑。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设计者之一,郭树清充分理解央行外汇储备450亿美元注资中行、建行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改革设计者对程序合法性的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

  迄今为止,工行改制的核心——注资问题——极有可能以与中建两行同样的模式进行,相关程序性行为,包括法律法规仍然付之阙如(见本刊上期封面报道)。这些程序性规定丝毫不涉及注资方式、注资额度等实质性内容,也丝毫不会泄漏所谓的国家机密,只是使中央政府在行使重大行政性行为时有法可依,可以采取更加透明的做法。

  我们相信,程序合法性不足,尤其是相关程序性法律法规的缺失,才是改革存在重大隐患、反腐效果屡反不彰,乃至金融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仍然摸索前行、甚至踟蹰不前的根本原因。

  对于张恩照所犯何事,还需等待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并向公众披露。但对于未来中国金融业改革的走向,我们却因此而有了更深的认识,即改革依旧路长任重,需要改革者坚定而冷静。

  编辑:和新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