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实主义的亚洲之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 14:1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美国国务卿赖斯3月15日晚抵达新德里,开始了为期一周左右的亚洲之旅。毫无疑问,此次美国的目标群路人皆知。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布什、赖斯访欧是为了弥合因伊拉克战争而与欧洲国家产生的分歧以及矛盾,那么此次亚洲之旅,则是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外交的一种具体表现,出于自身战略考虑的需要,美国对欧亚是“先发制人”的。美国在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困境中,需要欧洲的帮助;但是亚洲同样重要,美国希望在朝核、印巴、中东和平、中美关系等问题上取得比较满意的进展。
2002年9月,布什政府在提交美国国会的《美利坚合众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并称“我们的最好防御就是良好的进攻”。美国现实主义的外交策略此次在亚洲的表现除了主动出访之外,还重点表现在区域制衡。欲知赖斯此行的要义所在,可先来看看目前的亚洲局势。 放眼亚洲,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挫折感至今尚未消除,伊拉克和伊朗仍然存在变数,然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在波斯湾地区的一种失败。“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大师米尔斯海默则认为,美国不应在同一地区采取这种“双遏制”的战略,因为,美国虽然攻下了伊拉克,但是这并不会导致伊朗就会跟着美国走,现实就是美国被“伊拉克的泥沼”拖住了后脚,而被另一个“邪恶轴心”伊朗威胁着。 当然,美国的现实主义也意味着美国对待国际关系会相机而动,所以,美国在亚洲,便极力走上了区域制衡的路子。在东亚地区,美国还是希望借助于日韩来实现其制衡策略,美国希望其亚洲盟友能在区域制衡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赖斯称,日韩等美国盟友能够帮助维持亚洲地区的“军事平衡”。 此外,美国对于中国军事方面十分关注,具体表现在,美国此前曾极力游说欧盟不要解除对华武器禁运,而此次赖斯也称欧盟或许会重新考虑此问题。 但是,现实主义也决定了美国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如美国在朝核问题上以及经济方面需要与中国合作,所以赖斯强调美国与中国的“建设性关系”是个“好事情”,所以在台海问题上,赖斯也重申了美国的一贯立场,那就是一个中国政策和三项公报。 除此之外,在南亚,美国在印巴关系上的区域遏制战略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但是,这种美国的现实主义的外交策略仍然困难丛生。首先,美国这种“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做法,从其行为来看,主张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而非冷战时的被动遏制,其实这种先发制人是以追求美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美国现实的国家利益为目的的,但是这种话语权却因为民族主义而变得成本相当之大,伊拉克就是一个例子,美国不得不求助于联合国以及欧洲国家来收拾残局,恐怖分子的“繁殖”速度甚至超乎美国的想像。 而且,这种先发制人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则让人怀疑美国的初衷:究竟是在追求全球范围内的安全?还是在寻求一个超然于其他国家之上的帝国体系?现在看来,美国这种先发制人的行为招致了伊朗和朝鲜强硬的抵制。甚至连“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大师米尔斯海默也曾就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进行过强烈的批评,认为这种战略不够明智,而且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强烈抵制。 其次,美国的区域制衡战略也存在很大变数。因为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行为,回避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台湾问题实质上是中国的内政,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台湾的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我们不希望外国干涉,但是也不怕外国干涉。这体现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对于捍卫主权的一种决心。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美国的做法,是寄希望通过对“海峡双方都批评”的方式来维持台海地区的稳定(赖斯语)。15日赖斯在飞往印度访问途中指出,如今虽《反分裂国家法》(中国)已制定,但台海两岸仍可改善关系,美国也继续鼓励两岸采取正面做法,例如投资、通航谈判等。 (必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