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加减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 09:33 经济观察报 | |||||||||
从2005年中央财政支出安排上,可以看到财政支出结构的显著变化:着力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困难基层倾斜;向改革创新倾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对比历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明显的感觉是“财政结构正在发生转型,公共财政的特色日趋明显。”2005年,中央财政将新增转移支付资金14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
原来准备用5年时间取消全部农业税,现在已经加快了进度。到明年,中国将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征收的税种。而因此带来的税收减少大约将近800亿元。中央还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地方政府自行免除农业税。今年可能有25个省市自治区会全部免除农业税。 而在“减”的同时,则是“加”——公共支出的比例增加。 相关措施包括:1400万户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全免费”;继续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的资金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准备安排55亿元对产粮大县直接进行奖励;充分利用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各种财政手段,促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的优化,支持自主创新,节约能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限制污染,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著名财税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告诉记者,从预算报告中可以看出,“建立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特色越来越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转移支付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政府保持地区均衡、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最重要的财政手段。 但安体富担忧,“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保证转移支付资金到位,不浪费,制度上需要进一步细化。”目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方式大约有6种,即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专项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和其它补助等。比如,“专项转移支付”,转移到哪?能不能真正落实,值得研究。建立规范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确保转移支付的公开透明,保证资金“不截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提高公共财政监督的当务之急。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专门研究财政预算问题的马蔡琛博士告诉本报记者:“要防止政府对公共资金的随意浪费。让监督形成全社会的‘合力’,让老百姓知道政府是怎样花钱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