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陈东琪:双稳健政策可以应对未来几年经济形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11:2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1日电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今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撰文指出,双稳健政策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可以应对未来几年经济形势。

  实施双稳健政策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文章指出,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
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2003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的“稳健”是一个“单稳健”,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是扩张的,是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回升而设计的。现在正式转到“双稳健”,可见中央和国务院追求稳健的态度和决心。为什么要从“单稳健”转到“双稳健”呢?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做了两个微调,一是取消执行了几年且成功达到目的的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二是将长期建设国债发行额在2003年已经减少100亿元的基础上,再继续减少300亿元,发行1100亿元。这两个调整,实际上已经意味着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了“稳健”,政府不再像1998年-2003年那样以大规模发债和出口减税方式来扩大投资和刺激出口了。

  在实施减少国债投资和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措施后,2004年的经济增长快、稳、好,经济增长没有“着陆”,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势头,GDP增速与2003年的9.3%基本持平。这说明,一年来财政政策从“积极”到“稳健”,财政、货币政策从“单稳健”到“双稳健”的过渡在实践上是平稳的、顺利的、成功的。在这个基础上,正式改变提法,明显宣布新的政策取向,就能够得到各方的认同,不会产生大的思想震动。

  文章提到,从纯周期理论角度看,“双稳健”政策属于短期政策,属于整个稳健政策中的一种组合形态,适应时间不会很长。但是,考虑到稳健措施具有较大弹性,就像1998年以来的稳健货币政策具有较大弹性一样,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政策取向来应对可能为几年的经济形势,可以用这个政策取向来应对2008年前后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变化。

  只要我们不断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技巧和水平,避免经济大萧条是完全可能的。这就要求调控好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总体思路是“平稳增长,积极就业,适度投资,扩大消费,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具体定量指标是:长期建设国债发行年均在800亿元左右,M2和信贷增长15%左右,投资和消费增长分别为15%和9%左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增长4%、13%和10%左右,CPI在2% 左右,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8% 左右。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既不要过于偏离潜在增长水平,又不要出现“当前对未来的透支”,既要防止出现过热,又要防止过冷,政策措施着力于拉长周期时间,减缓波动幅度,实现长期的平稳快速增长。

  政府干预应当适时适度

  文章称,现代经济离不开政府干预,但是在同样的政府干预下,也有可能产生大起大落,也有可能出现衰退或萧条。可见,就同只有自由市场而没有政府干预会出现经济萧条一样,只有政府而没有市场也会出现经济萧条。比较好的选择是什么呢?是市场机制加政府干预,是在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合理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合理、有效,主要表现在调控政策取向的选择,调控时间的把握,调控措施的组合,以及调控手段和调控方式的运用,集中起来看就是要适时适度。无论是向上调控还是向下调控,都要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

  就“时”而言,既要注意预见性,打提前量,有准备性,更多地进行预防性调控,不要等到矛盾和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时才动手,防患于未然是其精髓;又要注意措施出台的时点、节奏安排。中国人出行、做事喜欢讲“天时”,强调要注意和利用好大的气候,要适应气候变化,不能逆潮流而动,但是,政府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造势”,可以创造和推动潮流。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在考虑“时”的因素时,要将主、客观统一起来,不能只是跟着形势走,更不能只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特别是在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愈益增大的新形势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就“度”而言,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注意宏观调控措施的力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松紧度,这个松紧度要根据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来定。二是要注意宏观调控措施是综合的,还是单一的。综合措施的效果要看措施的配套和协调性,配套协调得好,调控效果就好,反之就不好。三是要注意宏观调控措施是同向的,还是反向的。同向措施会产生共振的力度,反向措施会产生抵消的力度。四是要注意宏观调控措施是一次性实施,还是分步实施,一次性实施是“用空间换时间”,调控力度较大,对经济的震动强度也比较大。分步实施一般指的就是微调,就是小步渐进,是“用时间换空间”,调控力度较小,对经济的震动强度也比较小。

  今后政府的宏观调控,如果注意了适时和适度,就可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减少波动,既防止过度繁荣,又避免经济危机和萧条,当然也就可以避免佩佐夫所讲的“2008年中国大萧条”,过好这个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