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一号事件折射食品业供应链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03:59 第一财经日报 | |||||||||
3月9日浙江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传出消息,称宁波慈溪市某菜厂生产加工的辣萝卜酱菜也被检出含有“苏丹红一号、四号”色素,同样是供应商提供的辣椒红色素出了问题。跨国企业亨氏“栽”在经销商手上,这折射出工业色素流入食品供应链环节的现象正日趋严重,引发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了。 此前,亨氏在“苏丹红一号”事件中被指采购管理有疏漏。该公司中国区总裁齐松也
目前,调味品业竞争激烈,一些“黑心”商为压低成本,经常滥用工业色素。而工业色素的购买几乎没有限制,在批发市场上可随意买到。记者致电广东省海关有关部门时,对方也表示,对进口的非禁制性货物不会作单独记录,更不可能追查其用途。贵州老干妈调味品有限公司质检科毛先生称,目前在调味品生产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是“日落红”、“辣椒红”等国家法律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而这些天然色素由于提取过程复杂,指标要求高,价格比较贵;相反工业色素制造水平要求不高,价格比较低。田洋公司在“辣椒红色素”中加入的“苏丹红一号”属进口产品,在工业色素中还算纯度比较高的一种,价格也较高,一些国产工业色素还可更便宜一些。“一般天然色素的稳定性不高,田洋加入“苏丹红一号”可能是为了令产品的颜色更鲜艳和持久。”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刘教授也指出,由于工业色素门类繁多,要配备所有标准样逐一排查,在目前条件下几乎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食品行业产生信任危机,往往只能事后处理。(伍静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