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政策杠杆 兑零难关键在调动银行积极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09:21 新京报 | |||||||||
广州花都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将银行拒收的50万元硬币当工资发给了员工。 消息一经披露,昨日《新京报》有评论提出,“任何银行都无权拒收硬币,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将拒收硬币的行为视为违法行为。”从促进银行提高服务水平、适应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是积极的,但未免失之简单。问题是现行的政策并没有将银行拒收行为合法化,“无利可图”早已使银行业的“拒收”
蔓延成流行病,最终导致社会上“兑零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笔者以为,不妨换个思维,动用政策杠杆,加以化解。 除去储蓄罐里沉淀的那部分零钞,零币难局从现象看基本上表现为本该是互补的两个方面:一边是像公交公司这样的收零币大户,大把的零钱流通不出去;一边是商场店户为顾客找零难。 症结显然出在调节余缺的中间环节上,这个中间环节就是银行。银行是法定的买卖货币的企业,也讲求“无利不起早”,同样一笔业务,零币与整钞,明摆着前者的成本要比后者高不少,但人民银行规定,储蓄零钱和普通的存储业务一样,属于银行的基本业务,并不属于中间业务。而银行的基本业务是不需要和不能够收取相关手续费用的。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就会拒收零币。拒收导致零币循环不畅,供应紧张,后果就是大大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 有道是“有需求就有市场”。当零币成为稀缺资源时,正规渠道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市场调节”就出现了。据媒体报道,济南已有买卖零币的地下黑市趁虚而入,甚至出现了“职业”换币人渔利营生。因此,依笔者拙见,市场的问题,还需市场来解决,不是让众商业银行“赔钱赚吆喝”,而是利用政策杠杆来驱动银行“觉悟”,管理层应该明确个“杠杠”,对小额收兑属法定责任,对大额零钞存兑业务则明码标价,刺激银行有偿服务。一者断去黑市的后路,二者盘活零币资源。 □杜马 相关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