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2004年10大资本市场关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23:42 《中国财富》 | ||||||||
10大资本市场关注 中国的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中国经济最值得关注的一点, 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更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国九条”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由于其内容主要涉及九条意见,后被称为“国九条”。“国九条”强调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发表,被市场内外各界一致认为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利好,乃至奠定中长期牛市的政策基础。9月13日,沪指继9月9日下破1300点“政策铁底”之后,创出1259点的历史新低。同一天,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并在会上强调:要抓紧落实“国九条”。2004年,根据“国九条”精神,各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资本市场利好政策,但截至目前,预期中的大牛市尚未出现。 保荐制度 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规定,我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已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监管部门希望通过保荐制度的监管安排有力推动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树立责任自觉意识,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和勤勉尽责,进而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然而,保荐制度实施以来,尽管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证监会频频召集保荐人、保荐机构进行谈话提醒,“江苏琼花”事件以及在中小企业板挂牌的上市公司质量来看,保荐制度实行的总体状况并不令业界和监管部门满意。有业内人士指出:想要真正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必须要有其它措施配套,才能造就业界尽职尽责的氛围和环境,保荐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德隆系崩塌 进入2004年,由德隆一手打造的我国股市最大神话开始破灭,德隆系“老三股”股价持续下行,出现了和大盘截然相反的走势。德隆资金链问题成为资本市场各界最关注的话题。4月20日,德隆集团董事局主席唐万里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承认,德隆资金链的断裂初始于2004年3月2日。是由于某地方财经杂志在一篇不负责任的报道中提及德隆资金链断裂,而后此消息被数百家媒体、网站转载,造成了恶劣影响。致使所有与德隆有关的公司遭遇融资困难,严重影响了德隆集团的正常生产经营,更造成二级市场恐慌,使一些战略投资者抛售相关股票。尽管唐万里不懈地寻找着拯救德隆的良方,最终仍然没能改变德隆王朝瓦解的命运。德隆系的崩塌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是无限沉重的反思。 中小企业板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4年5月17日正式发出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有关部门表示:中小企业板块首先重点安排主板市场拟上市公司中具有较好成长性和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上市。该板块在主板市场法律法规和发行上市标准的框架内,实行包括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的相对独立管理,并逐步推进制度创新,以便为创业板市场建设积累经验。5月27日,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开锣,“新八股”集体亮相。伴随着中小企业板的设立过程,社会各界就中国的创业板、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已经超出了它自身的意义。 以股抵债 由于大股东侵占拖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日益严重,证监会和国资委在2004年7月28日联手推出了“以股抵债”的新举措,意图根治这一困扰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顽症。电广传媒是实施“以股抵债”方案的第一家试点,也是在7月28日,电广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实施“以股抵债”方案解决大股东关联欠款问题。但当每股定价高达7.15元的抵债方案亮相后,立即遭到诸多质疑和批评。被称为“中国股市首席民间思想家”的张卫星认为,在全流通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实施以股抵债会滋生许多“猫儿腻”,产生很恶劣的影响。他本人更是以电广传媒流通股股东的身份将国资委告上法庭。9月22日,电光传媒“以股抵债”方案实施完毕。而“以股抵债”也必将成为资本市场持续关注的热点。 券商危机 近几年来,券商注册资本金总体上增多,但亏损面却越来越大,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低,尤其是有一批券商因沉疴在身或违规经营而相继倒下,于是一个个严肃的问题摆在全行业以及监管部门的面前:究竟如何看待证券行业违规与发展的冲突?证券公司合规而又稳健经营之路何在?2004年3月以来,证监会机构部以及各地证监局对下辖各券商进行蹲点清查,而重点集中在保证金挪用、公司股权抵押、国债回购、委托理财等突出问题上。通过半年多的现场调查以及券商自查,监管部门在内部定出了一个共有63家问题券商的名单。据有关人士称,名单中的15家高风险券商以及进入特别风险处置程序的12家券商即将面临被接管或倒闭的命运。与此同时,行业内外也在积极探讨拯救券商的办法。 A股估值 有人提出:目前制约大盘上扬的关键因素,不是宏观调控和国际油价上涨,而是A股估值标准的迷失。作为一个“新兴+转轨”的特殊资本市场,中国股市到底应该与什么样的股市接轨,将决定日后A股走向何方。尤其是交行同股同权在海内外股市同时发行,将令A股现有定价方式受到考验。于是,一场关于A股估值标准的争辩在2004年沸沸扬扬起来。有人认为,对于即将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而言,估值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也有人认为,从海外不同股市的市盈率来看,股票估值并没有全球统一的标准,强行将A股市盈率与港股或美股接轨并非明智之举,A股需要的是“中国标尺”。对投资者而言,不仅要关注估值的结论,更要关注估值的标准和方法之辩。 QDII 面临高达439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压力与人民币升值预期,QFII姐妹花-QDII来临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2004年5月下旬以来,有关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政策即将出台的消息纷纷见诸报端。11月23日,荷兰国际集团联合招商基金在上海向机构投资者介绍全球市场和存在的投资机会,也是基于对未来QDII业务开发的关注。此前,包括JP摩根、荷兰银行等境外金融机构都曾到内地推介QDII。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11月12日透露:社保基金的境外投资业务在年初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国务院可能最早于年内同意社保基金投资海外。QDII的启动对沪深股市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平衡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哪些个股会从中得益?这些都是资本市场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 全流通 “全流通”这本经“喋喋不休”地念了三两年,学术界百花齐放,观点各异。然而或许正如某位学者所言,“全流通”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不能轻易开启。甚至只是提起,都会引来市场强烈的不良反应。8月中旬,前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的一席话--“中小企业板应大胆尝试全流通”,就让中小企业板成了"重灾区”。“股权分置这一问题对价格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存在不仅不利于流通股东,对非流通股东也不利,会是一个双输的结局。”这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9月9日到国资委作报告时重点提及的内容。尽管理论界和管理层已就“全流通是解决股市问题的真正出路”达成共识,尽管年初证监会规划委主任李青原提出:2004年是解决中国股市全流通问题的好时机,全流通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 2004年初的“国九条”中就明确提出“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尽管有人强烈反对,认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为时尚早,但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愿望却异常强烈。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放行。《办法》指出,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比例,按照成本价格计算,最高不超过该公司上年末总资产规模的5%。据估计,保险资金投入股市的最高规模将在600亿元左右。股市中也有人开始幻想这600亿资金可以“托市”、“救市”,只可惜,保险资金最终没能扮演“解放军”的角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