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财富》2005 > 正文
 

中国财富:2004年10大医药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23:30 《中国财富》

  10大医药关注

  在这里,《中国财富》不仅仅探讨医药与商人、医药与民众的关系,我们同样探讨医药于社会稳定之间的密切联系。

  飞利浦:医疗器械抢食中国

  4月份,飞利浦医疗系统总裁和飞利浦中国电子集团总裁同时现身2004中国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这是继2月9日中国东软集团和飞利浦电子集团宣布共建“东软飞利浦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的第二个大动作。他们正在积极的抢食规模达12亿美元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万艾可:中国专利之争

  7月5日,辉瑞万艾可在华专利被裁定无效。中国美国商会态度强硬,认为该决定是中国以保护中国国内制药厂为目的,随意将现有专利权宣告无效,而不是要保护现有专利权。中国医药行业自主研发、建立自有品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迫在眉睫。

  企业尝试降低药品价格失败

  4月份,中国医药企业联名致函国务院,要求终止已经实施5年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轰轰烈烈的上书后,10月中旬,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预示着药品招标将继续前行,也表明降低医院药品价格的努力再次失败。

  抗生素:凭处方才能购买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文,为了防止抗生素滥用,7月1日以后全国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抗生素类药品。习惯到药店购买抗生素的人们发现,抗生素已经不能随便购买。防止抗生素滥用必须从医院着手而不是药店,因为药店抗生素销量仅占抗生素销量的15%。

  开颅戒毒手术叫停

  11月2日,卫生部紧急“叫停”一切开颅戒毒手术,包括在2月叫停时特批的广东和四川科研项目。据调查,接受过开颅戒毒手术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变异。之前,全国共有20几家医院开展了这项手术,500多名患者接受了治疗。开颅戒毒手术首创于俄罗斯。

  政府建立良好的艾滋病治疗和防御体系

  11月30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佑安医院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呼吁人们和整个社会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这对形成良好的艾滋病治疗和防御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据官方统计,全国现有84万人感染艾滋病,许多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尚未认识到这种疾病的危害性。

  “万络”召回:不再生产

  10月,在中国普及了的治疗关节炎和急性疼痛药物“万络”被证实:患者连续服用18个月会增加其患心血管病的几率,厂家默沙东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对此药物进行召回。 “万络”回收后将不再生产。同时,该公司生产的新型替代药物叫作ARCOXIA公司已向中国提交了上市申请。

  医疗广告:再次“收监”

  唐国强代言的新兴医院医疗广告遭到质疑,也再次将医疗广告普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2004年1月-9月对全国部分药品电视广告监测检查中,违规率高达62%;而同一时期药品报纸广告的违规率更是高达95%。新兴医院的广告被“收监”候审,但无法根治这类有误导性的医疗广告。

  医院:MBO

  今年夏天各大媒体疯传国资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不过对于医院是否要走“国退民进”、“公私合营”、“股份制”等国企改革老路子,不少专家持有异议。有观点认为:医院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投资领域,要么是公立的;要么是私立的,不存在什么中间状态,股份制并不适合医院。

  SARS疫苗:初步证明有效

  12月份,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Ⅰ期临床研究,疫苗安全并初步证明有效。36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这意味着如果再有SARS发生,我们在防治手段方面已有重大突破。

  万艾可中国专利之争

  2004年7月5日,辉瑞万艾可(伟哥)在华专利被裁定无效,即刻引起了一场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大战。辉瑞于1994年开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2001年得到批准;2004年,被宣布无效。从2001年起辉瑞获得批准以来,中国国内许多药企便联合申请要求撤销此项专利。

  中国美国商会态度强硬,认为该决定是中国可以以保护国内制药厂为目的,随意将现有专利权宣告无效,而不是要保护现有专利权。辉瑞公司内部人士也颇有深意地说:“用了7年时间,找不出一个否定的理由,所以不得不给了它专利权;然后再用3年时间,找出一个驳回的理由,收回专利权。”

  在这场“中美战争”当中,12家表现积极的中国药企变得黯淡无光,因为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保护知识产权,而只是用摧毁对手的专利达到清除专利障碍以方便仿制的目的。

  很遗憾,他们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要创新。他们宣称国内药企的“伟哥联合股份公司”已经箭在弦上,生产只差批文,但辉瑞公司表示在案件了结之前,国内药企不可能拿到生产批准文号。

  显然,辉瑞断然不会放弃拥有众多人口和巨大购买力的中国市场,而中国国内企业对这块市场的渴望也是可见一斑。

  在这两家你争我夺的时候,中国ED药物市场已经狼烟四起:位居全球制药企业十强之列的礼来、葛兰素史克、拜耳等制药巨头也纷纷把目光盯向中国。其中拜耳的新药艾力达已经正式获得药品注册证,并于11月上旬在中国上市。

  而中国制药企业长期以来多以仿制国外药品为主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医药行业自主研发、建立自有品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迫在眉睫。今年8月,另一宗知识产权纠纷也令人深省,葛兰素史克公司自动放弃了罗格列酮组合物的专利。

  飞利浦医疗器械抢食中国

  面对中国500亿的医疗市场大蛋糕,继GE、西门子之后,飞利浦也终于擂动了进军的战鼓。

  2004年4月份,飞利浦医疗系统总裁和飞利浦中国电子集团总裁同时现身2004中国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这是继2月9日中国东软集团和飞利浦电子集团宣布共建“东软飞利浦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的第二个大动作。不过,与竞争对手相比,飞利浦对经济型的中端医疗器械市场更加偏爱。

  在早先2002年到2003年期间,飞利浦医疗进行了约50亿欧元的系列并购。将ATL超声、ADAC实验室、安捷伦科技医疗解决方案集团等收归旗下。从而使飞利浦医疗系统在全球医疗成像、监控、信息和服务市场上占据了领导地位,经营规模和范围跃上了新台阶。

  在中国,飞利浦医疗系统还与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共同设立中国医院管理高层人员培训合作项目。并且与国内许多医院都有赠送医疗器械和共同研发的协议。

  目前,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虽然中国企业有所发展,但仍然不敌外企。

  其中,在价值12亿-17亿美元的医疗器械市场中,大约近70%已被国际型公司瓜分,GE、西门子和飞利浦则瓜分了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而在国内医疗器械销售收入排名中,外资、合资企业在前十名中占七家;前五十名占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显然成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主力军。

  另外,在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中,美国所占份额高达41%,欧盟占27%,日本占14%,中国仅占2%。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医疗设备的改善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也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据统计,中国政府对医疗设备的投入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医疗市场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医疗市场,市场总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中国的大型医院数量是美国的三倍,不过仅有1%花在医疗设备上;而且低档产品占到75%,远高于45%的全球平均水平,这一差距也反衬出中国医疗市场的巨大发展契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