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荣海:求解西部企业融资困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17:01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2005年3月10日是全国人大代表们上交提案的最后时间。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荣海,西安海星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理事长,正在北京繁忙地收集与听取其他民营企业代表的意见。

  他准备在10号之前把一份关系到西部企业未来发展命运、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西部企业提供更多金融工具的提案上报到全国人大代表会。

  “这份建议正在完善,”在两会期间,记者电话采访了荣海。“提案的内容,从小处说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说大了就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问题。”

  西部金融困局

  “国家几轮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有效地抑制了经济生活中的不良因素,”荣海认为,“但是我们看到,面对每一轮国家的政策调整,我国东、西部出现了反差很大的政策调控后遗症现象。最为突出的是,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和阶段的不同,使得在同一样的国家政策条件下,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政策效应。”

  以金融手段和工具为例,同样是宏观调控,政策一出,西部诸多的金融工具倏然遁去,西部企业的金融渠道几近干枯,因此风雨飘摇期待成长的众多西部企业遭遇资金瓶颈。加之西部资本环境本来的贫瘠,因此每次受伤最大的往往是西部的企业。

  而对于东部企业,由于本身相对成熟的金融环境,面对国家调控,往往游刃有余,资金规模空前看涨,不仅能够惠及从西部“逃逸”的金融群落,而且还能够利用各种现实的不同的金融工具,一时间东部企业竟“风调雨顺”。

  “后遗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作为西安政府十大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之一的掌门人荣海,在与一些来自西部的企业代表进行沟通之后,也深有感触。

  第一个方面是宏观调控在适当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基础上,由于一些银行政策的问题,使得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流动资金受到了很大影响。

  “对于这问题的解决方式,温总理已经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来了。今年要尽量满足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荣海介绍。

  但是,第二个后遗症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2004年4月25日,央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之后央行、各银行总行调高了上拆资金的利率。这对于原本审贷额度与权限较低、且小心谨慎的西部各分行(类似陕西一个省分行,他们的审贷权限可能还不如沿海发达地区地级市的一个支行)而言,更加紧缩了对当地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譬如,西部分行的审批权限进一步缩小至总行;西部储蓄资金被用以发展东部企业,表现形式为西部资金外流,西部各分行把储蓄资金直接拆借到总行,而总行再把资金拆放给东部分行;而同样一个项目在东部能贷到款而在西部可能不行。

  “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缩小中西部差距,要建立专项长期的发展资金问题”荣海表示,“实际上,国家颁布的众多的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实在不少,但东部与西部最大的差距在于资金的差距,没有资金支持其他优惠政策也失形于色。”

  二份建议

  对于西部企业、尤其是西部民营企业,缺乏适当的金融工具、出现资金瓶颈的状况,荣海带来了两份建议。

  首先,政府应当发挥职能潜力,为西部企业提供应对政策瓶颈的更多的生存手段。针对各个地区存在的不同情况,特别是金融渠道、金融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充分运用政府手段,出台必要的辅助措施,帮助不同地区地均衡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社会。

  “在西部地区,银行一定要有一个发放标准,本地储蓄存款必须有一定比例要支持本地发展,不能西部地区的储蓄资金大量外流,要让当地民众储蓄支持西部发展。”荣海告诉记者,在这次会议上,包括他在内的陕西省政府、企业的人大代表都提出了“如果西部有自己银行,就不会出现用西部老百姓的储蓄养活东部企业”的建议。

  目前,天津呼吁国家成立渤海银行,东北正在筹备建立东北振兴银行,而自2001年开始提出的西部发展银行至今没有落实。

  第二个建议是,荣海希望目前西部金融工具及银行信贷的支持要回归到宏观调控之前的情况,至少要取消一些不合理现象。

  他介绍,现在西部地区的某些银行为了减少风险,对民营企业申请贷款,不仅要求企业有担保与抵押,而且要求企业的法人代表出具“无限个人责任担保书”。

  “据我了解,今年民营企业新发生的贷款、转贷与续贷都存在这样情况,这是对民营企业及个人的歧视。一些民营企业家迫于资金压力与发展需要,也不得不签字,包括我在内。”荣海表示。

  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正常、不对等责任的现象。“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国家规定就是以资本金承担有限责任的,”他说。

  面对WTO临近与大量资金从西部逃走的事实,不仅西部企业十分急迫,而且当地政府的呼声也很高。

  一方面国外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西部企业缺乏相应的资金规模,那么最后的结果不是把市场拱手让给外国企业吗?

  当然,在宏观调控中业绩逆风而上、正准备把旗下食品加工业拿去香港上市的海星集团掌门人荣海表示,他希望上述问题能够尽快得到解决,这样无论是西部的民企还是国企,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融资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