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总是纠缠于婆媳之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07:45 中国青年报

  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经济界的许多国企“老总”委员在讨论中,纷纷发言把矛头直指“婆婆”国资委,称其管事太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更是尖锐指出:从法律层面讲,国资委只是国有控股公司的大股东。但在实际上,国资委却往往越过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直接干预上市公司的人事任免和具体经营。(3月6日《中国青年报》)

  国企“媳妇”向“婆婆”发牢骚,在过去算不得什么新闻,国企改革20多年,在以放
权让利为主导的时代,大家听过了太多这样的牢骚。但是在眼下,这种论调却听起来非常刺耳。在舆论目前普遍关注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时候;在大家历数管理层收购、国有产权交易不规范和自卖自买、暗箱操作等国企改制“四宗罪”的时候,这种论调听起来非常让人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民意瞩目的不是因为管的太多,希望“婆婆”放权,而是埋怨国资委管的太少,致使国有资产频频流失。

  其实,“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多年来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怪圈”。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推行承包制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就始终在这个怪圈中循环。如果说,国有企业每一轮新的改革措施出台,起初播下的都是龙种,那么,收获的大多是一窝窝跳蚤:管严了,国有企业没有生气,一派萧条,“媳妇”们要“造反”;放松监管,企业表面上是注入了兴奋剂,但暗地里贪污腐败、渎职失职便层出不穷,人民不答应。

  出现这种怪现象,从制度层面说,可能是国企改革的路径和机制有问题;从直觉上说,这是一种改革之痒,经济制度的创新之辩,变成了一场国资委和国企“老总”之间的“婆媳之争”。不过,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最大成果,这就是:不用像过去那样再埋怨“婆婆”太多了,而是只盯住“国资委”一家就行。但随后的问题是,国资委一个“婆婆”显然管不了那么多“媳妇”。

  大家普遍认可这样一种理论:国资委应该成为忠于职守的国有资产大管家。但是,管家并不好当。这个附属于政府的机构,如果用指挥行政系统的办法,来指挥国有资产的亏盈,比如使用政策名义轻易就核销了国有中央企业4000亿元的亏损;用管理干部人事的办法,来调配市场布局,比如让处于激烈竞争状态的三大电信公司老总互换岗位。实践证明,这样的运作方式只能把企业搞得更乱。

  但是,管家好当不好当,毕竟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关键要固定一个管家。正如诗人们常说的那样:功夫在诗外,国有企业改革也正同此理,其核心因素不是在国有企业本身,而是在负责监管的“管家”身上。把改革的焦点从企业的身上移开,把矛盾交给市场去按照自然法则处理,专注于塑造一个好管家,或许会有更多收获。

  一种最新的理论认为:应该重新定位国资委职能,完全剥离国资委现在承担制定政策法规的行政职能,将国资委变成一个单纯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受国务院的监督,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从现在的行政监管者变成被监督的经营者。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企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