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门槛提高并非解决问题的良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11:48 红网

  现今随着就业压力增大,每年都吸引大量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有数据显示:今年全省报考公务员共有10.9万人,其中八九成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对于新招公务员应届生太多的现象,近日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离开校门就直接走进机关大门不妥,要提高准入门槛。(见《现代金报》3月2日报道)

  依据某些“代表和委员”的建议推测,想必是出于新招进来的公务员(多应届毕业生
)缺乏经验(更恰当的说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经验),社会阅历比较简单等等。建议者的初衷是好的,但针对新招公务员应届生太多且缺乏经验的现象,通过简单的提高准入制度来解决问题有舍本逐末的嫌疑,况且还并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良药。

  首先,以公务员身份的特殊性方面来说没有经验是个好事。其实,经验亦有好歹之分的、也有消极的。以往某些官员不正是因为在官场上混迹比较长,使得他们深谙为官之道,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隐瞒欺诈,干着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的勾当,对于拥有这样经验的人即使退休以后还想着将“权力寻租”,真可谓“左右逢源”。当此种消极的负面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滋生腐败,进而民众气愤、舆论的不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没有恶劣经验的公职人员反倒可以不受约束的按照法律法规与政策来办事。

  其次,缺乏机关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本身就拥有一种优势,那就是他们要比有经验的人更容易融入机关成熟的行政文化氛围中去。说离开校门就能直接走进机关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难道说非得是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才叫经验,而从书本上获得的“经验”就不是经验?他们往往都是通过严格的“德能勤技”考核才当上公务员的,拥有着过硬的知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比较活跃的思维,说他们没任何经验其实是不对的,这对其开展今后的工作都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指导意义。同时,他们往往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憧憬,身上的那股工作激情可以成为激活机关发展的动力,犹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长青永驻。

  最后,离开校门就能直接走进机的他们相对那些“久经沙场”的公职人员,所缺乏的仅仅是实践而已。但这个并不是他们本身的错误,假如依靠提高准入门槛将他们拒之门外,不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而他们哪里能够会取得实践的经验、丰富的社会阅历。

  基于以上想法,又时值“两会”召开,笔者奉劝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者们: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为何新招进来的公务员应届生较多,要把握问题的的根源,现在既然考核招进来这些公务员,就要善待他们,让他们安心于工作,别再拿什么“经验”“资历”等来说事儿,如此才是明智的举措。同时,作为职能部门的在做出决策之前听取建议的时候万不能只听一方只词,一定要横权利弊、掂量二者孰轻孰重。

  (稿源:红网)

  (作者:耿红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就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