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关键在于政策持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07:04 第一财经日报 | ||||||||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曾预计,2005年农民收入增幅可能不会有2004年这么大 本报记者穆西发自北京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说,“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大转机,粮食总产量扭转了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7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业产业调查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比2003年增加314元,增长12%。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为6.8%,这已是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 “2004年农民纯收入增加和三个原因有关。”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严瑞珍所长分析说,一是气候较好;二是国家政策补贴多了,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三是农业税的取消直接减轻了农民负担。 来自于国家农业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2004年农民税费负担人均为38元,减少30元,负担下降44.3%。 可以说,2004年农民收入提高有很强的政策性。 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曾预计说,2005年粮食会继续增产,农民收入会有所提高。但他同时表示,(农民收入)增幅可能不会有2004年这么大。 在严瑞珍所长看来,2005年农民要继续增收,“关键看政策能否继续”。 严瑞珍认为,严格控制农田转移是需要持续的重点政策之一。严瑞珍介绍说,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已经很少。 “关键是让它减少的速度慢一些。”他告诉记者,虽然此前国家曾规定,流失的耕地要通过开垦荒地来弥补,且流失率不得超过3%。但随着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上述规定的执行情况并不是很好。 这种形势已经得到相关部委的重视。一周前,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 严瑞珍表示,通过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开发荒地来弥补耕地减少的措施非常迫切。 除了土地制约因素,农村优惠政策到位后,农民增收空间也已有限。 “取消的税费不会重来,补贴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党委书记、副院长孔祥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政府就应该出钱、出政策予以扶持。 在孔祥智看来,增加投入、完善体制,是更深层次的固本之举。 孔祥智告诉记者,虽然2004年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好势头,但从前些年的情况来看,增产并不意味着一定增收,而这些都和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组织和土地制度、粮食体制等关系密切。 此外,在农业专家眼里,气候则是除政策之外影响农民收入的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来自农业气象部门的消息显示,2005年的气候形势较为严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时,曾对媒体坦言:“2005年农民增收难度比2004年要大。” 他解释,一方面,政府要采取让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找到让农民致富的治本之策,这就是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只有这个能力加强了,农业的效益才能真正提高,农民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多收益。 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今年还要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