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政府应全力保证教育公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00: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马潇然

  北京报道

  3月1日,北京华润饭店。迎面而来的朱永新用温暖的质朴笑容,给依旧有些寒冷的北京三月带来南方的初春气息。这个来自苏州的副市长是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但他
更愿意提及和被人记住的身份是学者,一个创办了中国点击率最高的教育网站——教育在线,并身体力行地推行新教育实验的教师。在苏州,这个中年人被人们尊敬地称为“朱老师”。

  在本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朱永新带来厚厚的一摞发言材料和提案,这14个提案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有关,并且就当下广为人议的教育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视点和解决方案。朱永新说,在这时候,他永远是个带有批判和建设性质的学者,而他的官员身份,则可以帮助他将这些提议转化为可操作的现实。

  3月3日就是全国政协会议开始的日子,《21世纪经济报道》对朱永新的采访,始于他的14个政协提案。

  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1世纪》:我注意到你在这次政协会议上的14个提案,都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现在有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都公开向公众征集议案,作为苏州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你日常也有大量的行政工作,这些提案的搜集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

  朱永新: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给了新教育实验,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分管教育,通过实践我将自己平时关心的一些问题整理成文,成为这次会议所提交的议案的一部分。

  另外,我有一个网站——教育在线,上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学生和其他关心教育的网友,我每天都会在上面浏览,与网友对话。去年三月全国两会后,我在教育在线专门辟出一个栏目,欢迎网友们为我提交一些想法和建议,收到了相当多的反馈,一年下来,积淀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这次的14个提案中,就有一部分是来自网上征集。在这14个提案之外,我还会向大会提交教育在线上搜集的另外一些议案。

  《21世纪》:这14个提案中,有关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制订《学校法》的建议,也有“建立国家教育研究院”并设立“院士制度”的建议,你最关注的问题和认为最重要的提案是什么?

  朱永新:最重要的是《关于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建议》和《关于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建议》。

  农村义务教育一直喊了很多年,国家也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决心,我觉得还不够,力度还应该加大。对农民来说,免去基础教育所要交纳的学杂费,就等于免掉农业税的钱。减少缴费,就等于增加收入。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调查和测算,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每年可减少农民开支105—422元,等于增加农民平均收入0.5到2个百分点,其效果不亚于减免农业税。而这省下的三四百元,对农民和国家来说,有非常大的意义。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17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义务教育,虽然这些国家的义务教育体制之间存在着一些区别,但共同点也很多。即使人均GDP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越南、柬埔寨、老挝、孟加拉国等亚洲邻国,也都实行了全部免费义务教育。那就是,在各级政府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的组织和管理责任的同时,义务教育的经费也基本上都是由各级政府财政分担。

  国家要为义务教育买单

  《21世纪》:如果要在农村推进免费的义务教育,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谁来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呢?

  朱永新:这就需要我们的财政支付体制进行改革。以前义务教育主要是县一级财政支付,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不发达的县财政已经捉襟见肘,负债累累,根本无法支付义务教育的费用,这就需要国家来为教育买单。现在国家已经具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一定条件,特别是在未来财经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时,更具备这样的条件。

  目前农村在校学生约1.3亿人,小学生约为0.85亿,初中生约为0.45亿元。按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的比例算,小学生每年每生需要500元,初中生1000元,两者合计675亿元。如果仅从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完全免费,则只需要200亿元。加上农村教育支出中最重要的教师工资费用,总计446亿人民币。只不过占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18913亿人民币的2.3%,国家是完全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的。

  《21世纪》: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与差异,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承担和财政支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

  朱永新:这就需要分类别、分区域地进行财政支付转移。首先应该尽快建立起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修改《义务教育法》或者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承担的财政比例,使义务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

  还需要的是分区域进行,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入手,再逐步向内陆延伸;从中西部启动,向东部地区扩展;从农村小学阶段起,再扩大到初中阶段。可以从2005年秋季入学开始选点实验,从国情出发,千万不能搞一刀切。

  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已经很大,建议免费义务教育的新增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担。这种试点还可以扩大到对城市低保家庭的投入上去。

  加快投入机制改革

  《21世纪》:有效实施义务教育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使义务教育得到相应的投入效益,在这方面你有哪些建议?

  朱永新:在教育资金紧张、投入不足的现实条件下,理性的选择是最大限度地在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快对投入机制的改革,克服原来教育投入中资源浪费惊人的问题,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内外部效益。

  在这方面,除了增加政府投资,确立教育财政相对独立的地位,还要改变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分担主体比重过低现象,对于国家级贫困县,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者专向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而且要继续拓宽义务教育投资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与个人捐资、融资和投资义务教育,尽快形成与完善以政府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这方面政府必须负起责任来,进一步的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的体制。我还建议取消重点学校,在义务教育投入上应该做到真正的平等。

  《21世纪》:你提到“真正的公平”,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还很难保证真正的教育公平,如何实现这样的公正,特别是保证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

  朱永新:作为政府来说,它应该最大可能地保证教育公平以及弱势群体的权益。我觉得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是农民。建国以来,农民所受的实惠比较少,境况也不尽如人意。中国有这样庞大的农民群体,所享受的教育权利却是很少的。

  现在国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农民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并且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和承诺,教育部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现象。在教育投入、立法上,国家还应该切实的完善和保证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并且将其形成制度,这也是社会进步与保证中国社会平稳和谐的切实作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教育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