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提价与效率无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7日 15:12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傅勇 如果说二战中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次奇迹,那么,这样的“奇迹”在中国春运期每天都在发生。40天时间里18亿人次的交通压力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在春节期间运力紧张将长期存在的背景下,票价成为春运问题的显性焦点。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供不应求从而价格上涨是天经地义的。
提高票价能否成立的关键在于能否降低出门需求,同时增加运力供给。春节假日七天,全国铁路旅客发送总量和直通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旅客发送量日均完成354.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4.9万人次,2月14日和15日两天,超过历史最高日纪录。据交通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约为17.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 更重要的是,出于全年经营的考虑,春运期间运力的短期供给也存在相当大的刚性。虽然仅假日七天,全路共增开临时旅客列车2487列,同比增长182列,但仍明显力不从心。 因此,在需求和供给都无法有效变动的情况下,提价于事无补,说它能够缓解春运压力仅是某些部门的托词。而有些经济学家“活用”价格理论,认为春运提价有利于“削峰平谷”,通过价格杠杆拉平供求的季节失衡,也只是他们的一种幻觉。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运力市场基本属于国有垄断的产业背景下,价格根本就是失灵的。 说到底,春运期间提高票价相当于一种财富转移或收入再分配。这在经济学中是个规范问题,和效率无干。也就是说,无论票价怎么调社会福利也不会增加,只不过是旅客和经营者之间你多我少的零和博弈。 因此,票价该如何定实际上是个产权问题,即运输部门有没有涨价的权力。同时,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定价时必须考虑农民工、学生这些弱势群体的承受力。另外,与定价问题同样重要的是政府应监管交通服务的安全与质量,并保证票价不被强行抬高到规定票价之上。 正因为春运期间车票的定价问题并不是一个效率问题,公平才显得如此重要。然而对于公平,人们总是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维护公平,政府责无旁贷,不能置于市场之手而不顾。 春运难题的出路在于加强对垄断势力监管的同时,更要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较少依靠春运涨价弥补亏损的需要。然而从需求角度看,春运是个畸形膨胀,随着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春运”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毕竟,民工的流动成本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无谓的资源浪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