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腰包鼓了职工岗位没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11:59 中华工商时报 | |||||||||
□徐林林 河北省公安县粮食机械厂是一家生产粮油加工机械的地方国营老厂。2001年以前,这个只有200多名职工的国有小企业一直处于产销两旺的局面,年销售额在千万元左右。然而,经过两次改制,使这个原本人人看好的县级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80%的职工下了岗。数百万国有资产转瞬间成了原任厂长一个人的私有财产。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诧。“厂长腰包鼓了,职工岗位没了”的改制案例,虽不说相当普遍,但至少并不鲜见。因此而流失的国有资产,恐怕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金华亲自主持审计,也未必能弄得清楚。前不久,经济学家们为此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针锋相对地从理论层面力陈己见,话说“国资”。但我以为,从实践角度来说,剖析“富了方丈,穷了和尚”现象,远比理论探讨要复杂得多。 首先,地方政府以“抓大放小”为由,拼命甩“包袱”,致使国有资产保值无望。国企改革喊了好多年,直到“抓大放小”方略的实施,总算找到了一条冲出亏损重围的希望之路。 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求成,两眼紧盯“放小”带来的政绩,因而使不少原本稍作资源整合就可起死回生的国企,几乎在一夜之间陷入了一片混乱。这一阶段,政府的管理、服务功能被一些主政官员简化成了一个单调的句式:卖掉小企业,赶快!结果,一哄而上,连像公安县粮食机械厂这样正当火红的小型国企也大都被列入“放小”清单。对地方政府官员来说,一时之间,谁卖出去的国企多,就说明谁的“改革气魄”有多大。事实证明,这种一味用行政手段替代市场规律的做法,为国有资产流失留下不小的隐患。 其次,部分国企高管闻风而动,迅速垄断产销资源,为非法掠夺国有资产作铺垫。在笔者视野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企业:上半年产品还供不应求,可一到下半年就门庭冷落了。是因原材料涨价,成本陡增所致?还是市场需求突然疲软?统统不是。而是由于企业数十年积累的产销渠道被少数图谋不轨的企业领导暗地里堵塞了。在这种情况下,人心浮动,坐吃山空,再好的企业也折腾不了多久。怎么办?自然只有将企业贱卖出去。谁来“重整河山”?通常是早就串通一气的厂长、书记等人。 再者,企业监管和改制程序失范,捅大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给一些人留下可乘之机。在某些地方政府的一片叫卖声中,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面临资源的“优化组合”。而国有资产被高价低估,或者被人巧妙转移,则成了某些企业高管层此时的拿手好戏。上千万元国资被作价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元卖给私人的“新闻”也曾见诸报端。事实上,那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一旦原任厂长、经理坐上董事长的宝座,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便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先花几千元买断老弱病残员工的工龄,将他们“改制”为下岗工人,然后到社会招聘廉价劳动力,拼命削减人力资源成本,以达到裁员增收的目的。 在这种权力资本与市场资本联姻的非常态环境中,要想厂长们的腰包不鼓还真是件难事。为此,不仅众多“职工岗位没了”,甚至连他们的基本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所以,认真反思一些国企被贱卖的过程,并依法予以查究,在我看来,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民心工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