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精简人员不减还是换不来社会稳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11:47 中华工商时报 | |||||||||
小石潭/文 从2002年12月至2004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组织研究室主任赵树凯奔波于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10个省区的20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后得出了结论:“乡镇改革是一个持续但却无法深入的工作。从表面上看,乡镇机构是减少了,但精简的目标并没有达到,财政开支也并未减少。”有些地方,改革没有任何真动作,基本上是文字游戏,精简
温家宝总理曾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大声疾呼:农村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称如果不精简机构,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减少财政支出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惟有通过改革减少了财政支出,农民头上的负担才能从根本上有所减轻。而今这个目标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南辕北辙,乡镇改革成为一个持续但却无法深入的工作,问题的根子到底在哪儿? 回味总理的那句话,我们发现乡镇机构是精简了,但人员并未减少。去年 11月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乡镇发展报告指出,据有关部门对我国102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16个,人员平均数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至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人员有290余人,超编严重。人员没有减少,就意味着人头经费支出没有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能求得财政支出的减少? 人员未减已经使机构改革空剩形式,领导增多则使职务消费继续膨胀。据1月19日《南京晨报》报道,在江苏省的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上,该省领导在谈到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透露,在苏北某镇,党委书记和正副镇长竟有50多人。撤庙宇不罢免方丈,合并到一处官阶待遇照旧,新机构又选拔领导,领导职数增加,职务消费又逐年渐涨,财政支出又怎么可能减得下来? 乡镇机构改革的“症结”已经很久了,寻常人就能为之开“药方”:裁人减官。“裁人减官”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可操作起来很难很难,难于上青天!赵树凯为之把脉,得出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社会稳定”:各级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在下岗失业人员的上访队伍和农民上访队伍之外,再增加一支乡镇干部上访队伍。这就让老百姓很迷茫了:在企业改制、单位破产时,政府官员对下岗职工、上访人员讲出一套套大道理、硬道理,怎么轮着他们下岗离位时就很困难了?乡镇机构工作人员下岗离位后上访,就产生了“社会稳定”问题,难道下岗失业人员、农民上访就不涉关“社会稳定”了吗? 乡镇机构人员减不下来,领导职数少不了,归根到底是“官本位”问题,并不是“社会稳定”问题。笔者倒认为,如果听任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在乡镇机构中造成“十羊九牧”的现象,恐怕真要产生“社会稳定”问题:一方面,吃皇粮的人数越来越多,落在百姓头上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党和政府现在倾力减轻农民负担,不减反增的财政支出负担就落在了工业、商业等其他行业头上,征税任务将十分沉重,必然影响到这些产业的发展,甚至引发行业性的抵制崩盘,还可能使农民负担重新反弹。苛捐重税导致社会不稳定,这已经为历朝历代所验证,我们应有所警惕。另一方面,领导职数多了,职务消费上升,工作扯皮现象增多,“官本位”的思想加重,权力争斗愈烈,致使基层政权不稳,进而带动基层社会不安,这也有前车之鉴。 不错,通过“十羊九牧”能够换来乡镇机构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对改革的不抵触、不反对,能够减少上访现象获得期求的“社会稳定”;但这种“社会稳定”只能是暂时的、小范围的,从“十羊九牧”本身的危害,从全社会通盘考虑,从长远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来看,这恰恰是社会动荡不安的祸根,如果不早作防范,必将危及社会稳定———这,绝非危言耸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