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行业专题--煤炭业 > 正文
 

煤矿受到高额利润刺激超产已成为矿难频发祸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07:43 新闻晨报

  去年10月以来,大平、陈家山、孙家湾等国有煤矿特大安全事故又接二连三。痛定思痛,我们迫切需要探究一下矿难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寻找科学破解难题之路。

  记者最近在我国一些重要煤炭产区采访时了解到,受行情看好与高额利润刺激,煤炭行业超设计能力生产与频繁“扩能改造”现象成风,包括国有、地方、个体在内的各类煤矿纷纷挑战生产能力“极限”。

   大部分产煤省区都超产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27个产煤省区中,有20个省区超产,其中19个省区超产在10%以上,福建陕西北京超产均在50%以上。

  记者日前在神华集团的补连塔煤矿看到,随着市场行情一再看好,该矿的设计生产能力也一次次调高,甚至一年内就调整几次:由最初的60万吨、300万吨、1000万吨调高到现在的1500万吨。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南部矿区,特拉卜拉煤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煤矿的设计能力是15万吨,因为销售情况不错,2003年生产了25万吨,2004年大约产煤40万吨。”他说,像这样的煤矿其实没什么严格的设计能力标准,多加几个工人、延长点工作时间、加宽点提升皮带,产量很快就上来了。

  前年1/3产量无安全保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中心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做过一项调查:2003年,我国原煤年产量为17.28亿吨;而当年底,全国上报具备生产安全保障能力的矿井(含露天矿)2090处,生产能力约11亿吨/年。也就是说,当年最少有6.28亿吨的原煤产量没有安全保障。

  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产量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国有煤矿的超能力生产部分,当年约为7695万吨,主要出自华东地区和山西、陕西、内蒙古;二是无能力煤矿,包括衰老报废矿、关闭破产矿、大矿管理的小矿,当年产量为6500万吨;三是乡镇小煤矿,共有24000多处,当年产量达6亿多吨。

  一些煤老板并不害怕矿难

  记者了解到,一些煤老板其实并不害怕矿难,因为矿难一出,按照惯例,事故矿井周边的煤矿都要停产整顿。这一停产必将导致煤炭供应短缺,价格攀升。山西太原西山地区一名矿主说:“比起因价格攀升所带来的高额利润,矿难损失简直就是毛毛雨。”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德胜煤矿矿工韩锁梁说:“旺季的时候,矿主为让工人多出煤,设置了超产奖励制度。原来每装一吨煤的工资2.8元,矿上订下的最低任务指标是每月600吨,超过这个数以后,每超过100吨,每吨的工资再涨2角。”据了解,像得胜煤矿这样年产量不足10万吨的煤矿,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吨煤成本大约12元,其中矿工每人每吨的工资成本为3-4元,当地市场的销售价格为120元左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矿难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