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地方政府的主战场在哪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9日 10:54 中国经营报

  从2005年开始,GDP数字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失去了“标志性”意义。与此同时,中央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逐步上收土地控制权,地方失去了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法宝”。此外,随着税改的推进,地方税收也将进入递减通道。这些意味着地方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原有模式已经阶段性结束。

  尽管相关政策的出台导致了地方经济的不适应,但却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推导的结果,体现了“诸侯经济”转型变迁的需要。

  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不理解,甚至认为宏观政策带给地方经济的影响是“无解”的,希望政策回归。这种心态反映出地方对下一步经济发展的迷茫。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建设“市场经济”,地方政府试图实现“推进市场化”和“弥补市场失灵”的双重目标。而在操作层面,“双重目标”非但没有为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效率边界提供路径,反而成为“诸侯”思维转变的制约。

  况且,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推进市场化”与“弥补市场不足”这两项任务实际上都没有完成,甚至远远偏离预想的目标。这不仅源于“新自由主义”的误导性,更直接的原因在于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形成的“恶性循环”。

  两种力量的拉锯过程尽管以互相补充为目标,但实践中呈现出的更多是“冲突”:首先,双方力量不对称,政府可以管理、调控甚至操纵“市场”,而市场却根本约束不了政府。其次,政府往往低估了经济体系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补台的“火候”把握上往往“过犹不及”。类似状况不胜枚举,例如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却制造出了“人为”市场分割。第三,市场扭曲是市场本身的不足所致,还是行政干预带来的。如果是前者,政府补台正当其时,尽管仍面临“度”的拿捏;如果是后者,则只能“越补越乱”。

  地方政府的主战场在管理、协调整个社会,而经济发展只是一个部分。过去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权重太大,以“太阳”自居,认为是经济发展的能量和动力的主要来源,“政府应该支配经济发展”成了思维惯性。然而从现在开始,地方政府必须学会如何做“月亮”,而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于:经济“地球”没了“月亮”的作用就可能偏离轨道。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政府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不是作为经济增长的直接提供者和要素资源的配给者,而是作为市场的合作者、催化剂和促进者。为此实现政府职能的切换是必要的,其核心是转移“主战场”,实现“市场政府”向“社会政府”的转型。

  “社会政府”主要特征如下首先是“非垄断型政府”,政府通过自我行为约束和法律约束,摆脱对资源配置的“垄断状态”和直接干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其次是“非经营型政府”,从专注“经济发展”转向关注多层面的“社会问题”;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法律手段”等其他的社会管理手段并重;从经营城市、经营土地转向提供“经济性”的公共服务。第三是“竞争型政府”,能够通过体系内部竞争管理实现优胜劣汰循环,从而保持政府职能处于效率不断上升的通道。第四是“诚信型政府”,政府的公信力尽管同其强大的资源控制能力有关,但其基础来源则在于能否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发展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