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频受阻 激情过后须风险重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9日 10:34 中国经营报 | |||||||||
在尚未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情况下,联想集团与IBM选择了“雾中急行”——日前,双方同时加紧了并购步伐。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IBM个人系统部门亚太区副总裁索蒂罗波罗斯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态,如果进展顺利,联想与IBM的PC部门将于今年5月2日在管理上合为一体。 目前,与联想一样身陷跨国并购迷局的还有几家中国企业。欲出资55亿美元收购加拿
大势所趋 从2004年开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突然开始集中涌现,且规模相当惊人。对此,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家已经学会在全球产业链中看问题,而我们的资源能力、制造能力、研发能力也已经达到可以与国外对接的程度。 作为国内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先行者之一,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称:“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完成全球业务架构。步伐太慢就没有机会了,当然步伐也不能太快,太快会摔跤。” 近日,著名市场研究机构汤姆逊金融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第三年成为亚洲不包括日本并购最多的国家,去年并购总额达245.4亿美元,在亚洲所占份额达30.2%,交易数量2141宗也居亚洲首位。其他研究机构也纷纷预测,2005年中国的并购交易将延续去年的上涨势头,再创新高。甚至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企业“走出去”都将是大势所趋。 风险重估 面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高潮,如何控制跨国并购风险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有分析人士认为,像联想、五矿遇到的并购受阻风险还仅仅是整个并购风险的开始。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吴琪认为,即便并购方能够获批,接下来的并购整合风险依旧不能忽视。而且,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越艰难,整合成本有可能越高。以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战绩为例,曾因收购德国道尼尔飞机公司而在欧洲轰动一时的德隆欧洲公司已经破产,而TCL集团收购的德国施耐德电视机公司,也传出从明年开始放弃电视机生产并大幅度裁员的消息。 在吴琪看来,即便这些兼并企业能顶住压力,安全度过兼并磨合期,也未必能实现自己原来的战略目标。事实上,对于多数出手阔绰的收购方企业,“成功”二字难以企及。有证据显示,从长远来看,大部分收购并不能让股东受益。价值评估和溢价往往过高,经营目标往往无法实现。 对任何商业活动来说,风险都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跨国并购中,中国企业或多或少显现出一种豪赌的心态。 李东生一直把两次跨国并购称为打生死仗,表现出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战情绪。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态度则较为平和。他声称,收购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成功或失败的选择,而是有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等多种选择。在不及格的状况到来前会有一些症状表现出来,那时候就得认真研究应对措施。 吴琪认为,在跨国并购时,中国企业应优先选择渐进式而避免“大跃进”。不应该操之过急,希望一夜间成为冠军。像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TCL收购汤姆逊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一种“一步到位”的模式,但会对企业的自身能力及并购的对象提出很高的要求,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在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及经验都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战略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