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的性格风格 国企改革再观察与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 10:28 中华工商时报 | |||||||||
王义伟/文 在互联网上搜索李荣融的简历,大多是从他1986年任江苏无锡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开始,这样的简历准确地讲,是一份从当官开始的“仕途经历”。只有在国资委的网站上,李荣融个人简历一栏中有“1968年后任工人”的表述。
2005年2月2日,已经贵为国资委主任、对92000亿国有资产负有第一责任的李荣融接受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采访。虽然现场灯火辉煌、满座盛装,李荣融仍然对这段经历充满深情。他说,“正是这5年的工人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笔者相信李荣融说的是真心话。1968年的李荣融刚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个身份是工人,是最基层的生活。这段经历肯定对他的一生有相当的影响。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使得他即使做了省部级高官,依然十分严谨、不苟言笑、不张扬。这是李荣融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与国资委的整体风格类似。国资委自2003年3月份成立之后,几乎一直低调行事。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国资委成立17个月之后,由“郎顾案”引发的关于国企改革尤其是M BO的大讨论、大争论、大论战、大鸣大放,让国资委似乎处于一种十分奇特的“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境地。 因为:一方面,经济学家们激战犹酣,社会舆论一再追问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集体失语,主流经济学家先是没有反应,接着开始一个个轮流登场。另一方面,没有人问国资委为什么失语,更没有人问李荣融为什么失语。似乎这一场大讨论把国资委给漏掉了。 但是事实上,国资委一直没有失语。2003年年底,国资委连发两份文件规范国企改制;在郎顾案争论最为激烈的2004年9月,国资委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表明态度。2004年年底,李荣融在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会上对国企改革的表态,更是成为所有主流媒体重点报道的内容。 国资委不但没有失语,在其内部反而是一幅“炉火正通红”的热闹景象。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国资委在2003年年底开始连烧三把火,这些火基本上都是制度建设,是在国资委系统内部燃烧。事实证明,国资委的三把火威力之大,非同小可。在2月2日的电视采访中,李荣融说,有的国企老总估计两个月睡不好觉。现场的国企老总对此说法给予肯定。 一般人的理解,国资流失如此严重,李荣融本来应该拍案而起,像审计署李金华刮起“审计风暴”那样,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有资产保卫战。 但是,李荣融没有这样做,他没有拍案而起。他做得比拍案而起更绝,能让国企老总两个月睡不好觉。 在M BO这样的重大问题上,李荣融虽然是反对的,表述起来也没有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感觉。电视采访的对话是这样的:沈冰问,“听起来您完全反对M BO,将管理层和所有者结合到一块?”李荣融回答,“那当然,现在企业制度我认为是不合理的,我们这么多年证明,所有者跟经济者混在一起是不合适的。” 在解释自己的观点时,李荣融甚至用了一个相对缓和的词语“不合适”。笔者仔细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在整个的采访过程中,李荣融的坐姿基本保持不变,神情起伏不大,语调平缓。 但是,即使他的语调再缓和,人们也能感觉得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他是非常坚定的。 李荣融职务的标准称呼是“国资委第一责任人”。这样的称呼非同一般,所以,李荣融说自己满脑子的责任。他的座右铭是“倾心于事业,敬业于岗位”。笔者相信这样的座右铭与他5年的工人经历不无关系。 不久前笔者参加环境记协的活动,会上主办方当场朗诵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诗作“西风胡杨”,现场气氛十分感人。就是这个充满诗人激情的潘岳,近日刮起一股环评风暴,引来一片喝彩。 与诗人潘岳相比,李荣融更像一个数学家。 的确,92000亿国有资产,需要一颗冷静的、清醒的、精打细算的头脑来打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