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 请回到象征意义时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 23:32 红网 | ||||||||
过年给小孩发红包,已经不经意间“约定俗成”,成为国人的惯例。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派给小孩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有消息称孩子每年收到的压岁钱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新闻晚报》报道)。 除了呼吁家长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树立理财观念、合理支配压岁钱以外,笔者认为:春节期间,大人给孩子派发压岁钱,不应该用数量多少来衡量,压岁钱的象征意义应该重于
在传统观念中: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更为常见的形式则是由长辈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时至今日,压岁钱的派发多采取后述一种形式,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往往变了味儿:长辈给晚辈“包利市”时摆阔,一掷千金,对这些钱的去向则不闻不问;有人给领导的子女包个“大红包”,变相贿赂;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看看“谁收到的压岁钱更多”;更有甚者,有的小孩竟然大肆“挥霍”压岁钱,深圳一个“小孩”收到过万元压岁钱后,去酒店点一桌不下2000元的饭菜招待“朋友”(2月1日《深圳晚报》报道)…… 诸如此类的种种陋态,折射出我们对压岁钱这种并不新鲜事物的误读,都根源于国人对压岁钱这种传统文化的漠视。 压岁钱,在传统里只不过是春节时候的一种“文化图腾”,演化至今日,这种“文化图腾”的功能也不该变为某些人“创收”、“谋利”和“挥霍”的代名词。如果缺乏了这种传统文化理念,不管我们的家长如何去引导孩子树立理财观念,“变味压岁钱”给孩子、社会带来的弊端也还将不断浮现,最终成为一个让人头痛、无解的大难题。 历经了无数风霜雪雨洗刷,已到了压岁钱回归其本义的时候了。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各位家长,给孩子派压岁钱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尊重压岁钱的传统象征性意义,而非盲目追求数量、派头。如果经济许可而又真的有心,家长不妨在给孩子们仅够“零花”的压岁钱之余,给他们送上一份全年的保险单、送去一套高质精美的书籍或文具、送上几张健身卡或者运动券……这样既能防范孩子滥用压岁钱,又能让孩子的前途更有质量和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在压岁钱“横行”的春节期间,我们着实无权也无力去干涉每个人应该派发多少压岁钱,因为这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是为了“拯救”我们的孩子,防止一些压岁钱带来的弊端,净化这个畸形的压岁钱“市场”,我想每个家长都责无旁贷、要身先力行。 让我们共同期待:压岁钱,回到象征意义时代! (稿源:红网) (作者:邓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