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加息难挺强势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 11:34 21世纪经济报道

  利率上升带来套利机会,而贬值预期又预示着风险,两相比较,投资者对美元的审慎态度将一如既往,美元升值遥遥无期。所以加息不可能挺起强势美元。

  正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5年2月2日宣布再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这是自2004年6月30日以来,美联储第六次提高利率,每次都是小幅上调0.25%,一直从原来的1%升到2.5%。

  因为通货膨胀因素,经过这次上调,美国的实际利率刚刚变成正数,仍然比较低,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得以维持。很多人预测,美联储将继续以0.25个百分点的步调加息,直到实际利率达到2%,也就是说,联邦基金利率4%左右——这被认为是“中性”利率水平,对经济既不产生刺激作用,也没有抑制。

  美联储加息的直接动因是国内因素。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就业状况逐渐好转,产出持续平稳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决心将利率从历史低位拉回正常水平。当然,也有抑制通胀的考虑。目前的通胀预期比较低,因此利率只是有规则地小幅上升;一旦经济前景出现变动,美联储将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持物价稳定。

  至于备受关注的美元汇率问题,看来并不在此次加息的考虑范围之内。虽然汇率一般会与利率同向变动,但这几次利率调整幅度都非常小,而且被市场充分预期,并没有带来美元汇率的变化;加息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美元仍然疲软。如果格林斯潘真想推促美元升值,他们的步子显然应该更大一些。

  实际上,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即使已经加息150点,美元也难以对投资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升值预期不能形成。

  美元疲软有深层的原因,美国财政和贸易的巨额“双赤字”,使美元的价值一贬再贬。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达到6000亿美元,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6%,创历史最高纪录;财政赤字也创历史新高,2004年达到4130亿美元,美国外债总计超过2.6万亿美元,大约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5%。

  巨额“双赤字”使人们形成了美元贬值的强烈心理预期;并且,很多人认为,虽然包括总统布什在内的一些官员都宣称要恢复美元的强势地位,但美国实际上希望看到美元贬值,以缓解“双赤字”的压力。

  利率上升带来套利机会,而贬值预期又预示着风险,两相比较,投资者对美元的审慎态度将一如既往,美元升值遥遥无期。所以加息不可能挺起强势美元。

  美元要摆脱泥潭,需要美国改变“双赤字”状况。长期以来,美国人消费倾向非常高,最近五年更是受到低利率的刺激,他们的收入基本上都用于消费,自2002年以来,净国民率平均只有1.5%。如此高的消费率以及如此低的储蓄率,使美国需要大量进口商品和国外资金,巨额“双赤字”必然出现。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现在全球经济结构的特征: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要起到“引擎”的作用,很多国家都指望向它出口,以获得经济增长,这就使美国“理所当然”地超额消费,贸易赤字持续增长。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具有竞争力,这些国家需

  要美元维持强势地位,因此大量持有美元,尤其是亚洲国家,拥有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即使美元的收益率低,它们也不能转为持有其他货币,因为这样做可能使美元贬值,损害它们对美国的出口贸易,于是,美国又“理所当然”地大举借债,财政赤字高涨。

  由于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不断突破记录,超出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这种全球经济结构难以维持下去,可能就要到崩溃的边缘。目前,美元持续疲软,对欧元、日元等货币的汇率一路走低;美国也想放弃美元的强势地位。中国等亚洲国家仍然想维持对美元的汇率以利于出口,但美元的疲软给它们的货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而且,美联储加息将使美国的消费倾向降低,从而使对外需求减少。中国等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它们需要做出应对措施。

  要不要放弃美元?历史又一次来到选择的关口。1970年代中期,也是美元的危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失效,最后汇率制度完全改变,美元和黄金彻底脱钩,全球固定汇率制崩溃。今天,美元再度让人失望,又将要发生什么呢?新的汇率体系还远未成形,但对于出口上倚重美国、拥有6000亿美元储备的中国来说,已经是时候做出准备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美元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