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仍为主 负面影响不宜夸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 11:02 《全球财经观察》

  在像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转型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不能抹杀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来资本对于经济繁荣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甚至是引擎之一

  在WTO过渡期即将结束之际,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反垄断、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在针对引进外资和跨国公司公平竞争问题上,中国尤其需要就事论事的态
度,而不是夸大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上周,美国DTS(数码影院系统)公司涉嫌在华违规经营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个案。美国DTS公司掌握着DVD行业大量专利权。DTS在对中国DVD生产企业实行专利许可的同时,强制在每台产品上必须使用该商标并收取每台52美分的使用费。据此,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CAIA)认为,这样强制捆绑销售的做法涉嫌垄断,并代表本土DVD生产企业要求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一份《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报告也被媒体广泛引用。由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该报告称,在看到吸收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外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外资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是国民总收入并没有同步增长,从1993年起到2003年11年间,中国GNI(国民总收入)数额年年少于GDP,而且GNI与GDP差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一差额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每年约1000亿元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国外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没有实现,“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报告重点提到汽车业的问题;部分行业,例如无菌包装纸、感光材料等行业,外资所占比例已经达到垄断的地步,并且已经限制了市场竞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泛滥,存在大量的超国民待遇问题等等。

  从近年来大量的个案到系统性地反省引进外资和跨国公司的作用,到2004年底,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除了上述两个实例以外,其余还包括沃尔玛工会事件、为统一所得税引发的外资“上书” 事件,以及2004年中期关于汽车工业民族自主品牌的大讨论,广东等地外资制造企业工人待遇的批评等。

  我们认为,在像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转型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不能抹杀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来资本对于经济繁荣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甚至是引擎之一。

  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是,中国仍将是一个资本和技术缺乏的国家,仍将争取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以及升级之后,面对其他地区,尤其是印度、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时,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仍然是必须的。

  至于20多年来的“市场换技术”路线是否成功,既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更不能片面地归咎于跨国公司。尽管上述报告的结论中允,但是,所引的例子却并不具有说服力。以汽车和感光材料为例,他们的市场优势地位的取得并非不正当竞争的结果,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为中国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一直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至于说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也是中国市场自身的问题——竞争不充分,民营企业没有获得公平准入机会,没有形成反垄断等法律法规的市场基础等。

  优惠政策泛滥存在同样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税收法律依据,而且各自为政。十年间GNI每年比GDP少约1000亿人民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较低的水平——相对于同期中国GDP和人均GDP的成倍增长,跨国公司合理利润应该大于该数字。因为,在现存汇率制度下,跨国公司的利润并不能顺利地汇出中国。这个数字并不值得惊讶。截至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1.65万亿美元,是1993年的4倍以上。

  2004年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为606.3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为153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32%和33.38%。目前,中国每年利用外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10左右;外资企业的出口与进口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 外资企业交纳税收占全国税收20%以上;外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达2200万左右;外资对中国经济20年来的高增长贡献明显。

  2004年,尽管中国吸引FDI的增长幅度仍然惊人,但是不被人们注意的是,中国在做了两年最受欢迎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头把交椅之后,已经让位于美国——FDI由上一年的300亿美元猛增至1210亿美元。印度和东南亚也在迅速赶上。2004年以来,日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韩国经济竞争力也显著提高。总之,在吸引全球资本和技术的同时,我们既面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竞争,同时也面临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激烈竞争。

  我们要警惕过大强调跨国公司的负面作用,过分强调有可能导致限制资本合法流入,尤其是跨国公司进入的后果。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全球资本流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重要的是,在税收、反垄断、知识产权等诸多问题上,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完善市场基础,建立健全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

  编辑:和新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跨国公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