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的暂时胜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4:01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 连岳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田亮将很快会回到国家跳水队,只要他继续服软,满足国家跳水队的各种要求,我们一定会在体育新闻里看到跳水队“家和万事兴”的大团圆结局:田亮认真训练,而周继红笑逐颜开。撕毁与英皇的合约,虽然会让田亮有吃官司的可能,但是操作一下,施加一点压力,想必英皇会乖巧地放弃。这带来的好消息是,跳水天才田亮让
跳水队的一位领导说:“有人把田亮跟索普作比较,我们认为不合适。我们的运动员都是国家花大价钱培养的,个人不需要作大的投资以及冒什么风险。所以,总局规定,运动员从事商业活动都要由各中心统筹安排,所得的收入也要上交最少30%作为国家培养你的回报。”在这种观点之下,我们知道,刘翔被“统筹”去做了烟草广告,这且不去说他,至少个人还能拿70%,听起来不错。至于“个人不需要作大的投资以及冒什么风险”,这就完全说反了,田亮自己的努力和他独一无二的天赋,就是他的大投资,而且,任何一个“举国体制”里的受训者,都可能损失巨大的机会成本——他要么成为一个极其成功的运动员,有荣耀、前程和70%的广告分成,要么就一事无成,缺失基本的教育水平的生存技能,这不是风险,是什么? 举国体制除了风光,就是风险。我认为,成功者的风光是他们该得的,他已经用金牌回报了国家的投资。当然,这个投资额相当巨大,雅典奥运会结束以后,不就有人算了,中国队的每一块金牌成本高达七八亿元人民币(阎世铎主席去年还开始梦想中国足球在2008年奥运会拿金牌,看来成本只会往上走)——也许就是因为投入这么大,像田亮这样成功的运动员得到了商业合同,甚至打开了新的人生可能之后,更容易让人心理失衡:国家花这么多钱,好处就你自己得了呀?那国家不是亏大了?举国体制忽然得到了高度认同。 田亮应该多拿出来和索普比,索普现在赚了再多钱,澳大利亚国家游泳队恐怕也不敢要他一分钱。是呀,他们没有举国体制,想要从事运动,就得自己花钱,比如美国的威廉姆斯姐妹小时,她们的穷父亲想让她们打网球,将来名利双收,可是上不起网球学校,就只好自己买教学录像带,边看边学,土法上马,成本低得很。多和他们比,才能发现自己花了冤枉钱,动辄几亿元的金牌成本,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承受得起,索普与威廉姆斯姐妹所在的体育机制,大部分人投资得起,又有开放公平的选拔赛让他们有机会代表国家,国家没花什么钱,照样得到了荣耀,而运动员也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成功,想玩就玩,想唱歌就唱歌。 多赢机制,我们为什么那么排斥?答案是,因为我们需要金牌。谁都需要金牌,奥运金牌多,确实对一个国家的形象与国民信心大有帮助,可是,这不等于必须承认“举国体制一定能让我们多拿金牌”。放弃举国体制也许能让我们拿更多的金牌。 这二十来年,一直有和国家队势如水火的运动员,有的甚至不惜远走他乡,代表别的国家参赛,田亮事件,算是温和的。田亮估计也不会移民。只要举国体制依然存在,个人与国家队的矛盾就永远不可能调和,即使国家队能控制一个运动员现在与未来的命运,似乎掌有生杀大权,举国体制的低效与不合理之处,还是会越来越明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