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里蕴藏哪门子商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1:24 红网 | ||||||||
人造美女工程、人造美女大赛、人造美女资格案……高频率“出镜”的“人造美女”成为2004年最热门的新词之一。这一热门词,近日却被婷美集团申请注册为服装类商标,并被国家商标局受理。 北京律师协会商标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翔遗憾地表示,“人造美女”这一概念是由多家医疗机构打造出来的,却没有一家机构有足够的商标意识,用法律手段加以保护,失掉了流行语里蕴藏的商机。(2月1日《京华时报》)
对此,笔者更愿意把婷美集团申请注册“人造美女”为商标的行为看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进行的商标品牌战略开发。能不能注册成功,为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尚未可知。可这只能表明这家企业商标意识的确“出众”,因此“判断”——其赢得商机、其他众多机构错失流行语中蕴藏的“商机”,让人很难苟同。 何为流行语?按照通行的解释,是一段时期内媒体及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代名词”。一方面,流行语只是公共舆论关注焦点的一个折射,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公众的价值趋向;另一方面,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语“出炉”,仅在2004年就有不同机构发布了不同“版本”的流行语:十大时政流行语,十大文化流行语,八大情爱流行语等。 社会关心和“讨论”的不一定是社会认同的;2004年的流行语未必会在今后继续“轰动”——这足以说明,如果商家在申请注册流行语为商标使用的动机上“掺杂”了过多的期冀,意图让“流行语效应”延伸到商业市场,作用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需求,只能是一种盲目和奢望。 在我看来,“流行语里蕴藏着商机”一说,实在是过分夸大了流行语的作用,低估了公众的辨析能力。就事论事,像“人造美女”之类的流行语是不适宜注册为商标的:虽然社会可以理性对待,但因其同时又在颠覆传统观念、冲击伦理道德,终究不是社会主流所认同的“事物”。公众不认同、尚存在争议的流行语作为商标,会不会引发消费反感?最起码,我想消费者不会因为服装是“人造美女牌”的,就丧失消费理性。所谓“商机”即便是有,也实在有限。 实际上,把流行语注册为商标在商业流通市场上广泛使用,是不值得提倡的。“流行语”是一个广泛的定义,其中即包含社会欲要弘扬的精神与理念,也凝聚公共舆论质疑批评的声音,是全社会所共同造就和拥有的“财富”,岂能随意“利用”?流行语只能是流行语,只有社会价值而无商业价值——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认识到的。 (稿源:红网) (作者:陈一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